第21章 五帝錢(3 / 3)

這就意味著:

既然可以短時間讓人發跡,隻要自己持有火幣期間保證不死、並且不被人追殺,一旦發跡了,趕緊把燙手山芋丟出去,有的是人想要接手。

即便之後,持有者金盆洗手、隱居山海,遠離紅塵而度日,得到過一次「火幣」,每當回憶起這段轟轟烈烈的人生,想必也會頗為快意吧。

民間有專門研究每一種五帝錢的組織,白家人之前也派便衣數次刺探過,想持有「火幣」的家族與人數不勝數,火幣,數百年都名列“最想得到的五帝錢”之榜首。

短期生意,最為惹人心動。

“「火幣」,目前的位置不好說,不知道被交易到哪裏了。比較可信的是,近年應該從王家和常家手上流通過,石家也有可能,夏家甚至也不能排除。”藍情道。

花雨:“石大當家如果有金幣了,可沒法再持有一枚~”

白四龍道:“嗨,之前我不是說了麼,可以軟禁一個能承受五帝錢的下人,除去每當四十九日期滿的交換期,都暫時作為「火幣」的匣子生活著。”

白長庚道:“或許,類似聯姻家族?王家和常家現親如一家,如果是他們這樣的程度,便可以來回暫管。”

白雙雁皺眉:“先前咱們提過,兩家的話沒可能,至少三家吧。每次交換的時候,三方的其中一個是莊家,比如何記典當——何家一向就很適合做莊。”

司徒禮擺手:“王家?我倒覺得王常二家的關係未必如同表麵親密。東像西碑,一個造神像,一個打棺材,最終真能走到一路麼。常家現在還有個出了名的點睛人,什麼重要的白事都會叫上她,在陰門江湖上應該比王家吃得開。”

“是啊。那位王掌櫃很可疑,雖說現經營著秦樓,未必沒有和石家再有聯係,她以前和石大當家不是……”白瓊宇想起了一些事情,“哦,他們王家還離奇溺死了一個黃花大閨女,我們同輩的,是某年春天滑到塘裏淹死的。長得很漂亮,是東村的村花。”

“離奇失蹤這樣事雖然多,但他們村花沉塘這個事我聽過,現在一想,確實有些蹊蹺。會不會和五帝錢有關呢?”藍情疑惑。

…………

大家七嘴八舌,莫衷一是。

至少,現在基本上確認了五帝錢的位置,也是白家的一大步了。

接下來這倆年無什麼好說,盡是些暗中之爭,各位持有者都很謹慎,並沒有哪一枚寶錢真正暴露,隻是互相磋磨較量著,日子一天天流淌過去。

咱們就直接來到兩年後的己亥年吧。

杏曆己亥年春天。

先前已留有扣子,咱說到,這年,小石榴邂逅了白家「開陽派」的花見愁,花見愁送給了小石榴一個救命錦囊。

而小石榴和夏岩秋已不知不覺漸行漸遠,關係大不如前。

或許,世間唯一不會變的事情,就是一切都會改變。

夏岩秋總是避開小石榴,小石榴周圍總是簇擁著大批大批的人們。夏岩秋周圍的賓客們也很多,他們卻是發現了少許異常。

“冬姑娘最近心不在焉的!咱家要去捧別人了。”

“我看石榴紅不錯,王掌櫃的,你倒是什麼時候打算給她梳攏?”

接連兩三個財主都這麼說了,王蘭仙一邊在外給他們順氣,一邊對內背地裏開導夏岩秋。

“你也別在意那些渾話,石榴紅這丫頭一向顯眼,在這共同呆了這麼久,讓一讓妹妹吧。你倆誰是花魁我都開心。”

王蘭仙自然是希望搖錢樹們常青不敗,而且越多越好。

夏岩秋隻是默默掉眼淚:“媽媽不明白。”

她在這裏很長時間了,和別人也沒那麼合得來,她確實已經把小石榴看做了重要的親生妹妹,正因如此,才會心緒不寧。

既想謙讓她,也不想被姊妹搶去風頭而受人冷落;既想打敗她,又知道根本贏不了她。

畢竟,夏岩秋其實想過,若自己是那些名門望族或財主之一,可能也會瘋狂地愛上石榴紅那樣的女孩子,她明媚、耀眼又天真,而且像野草一樣肆意生長。

誰會真正喜歡自己這樣陰暗且多愁的人呢?

她恨自己,恨不得在所有的夜晚都立刻去自縊。但,家人現在或許需要她,還不能死。

夏岩秋確實不想自己輸,也不想石榴紅輸,這兩部分都是真心的。

王蘭仙搖著團扇,仔細想了半天道:“好,好,我不太懂~總之,你們都是我的乖女兒。咱家想的是,不如你倆以後同台出演吧,替你們打個杏倚樓‘雙花魁’的名頭出來。你看可好?”

夏岩秋抬起頭,聽聞王蘭仙這麼說,眼睛亮亮的。

“‘雙花魁’,一紅一白,兩朵玫瑰,一個熱情如火,一個純白如雪,世人就喜歡看這種俗的~”王蘭仙嗬嗬一笑,“就這麼定了。”

先前,喜歡石榴紅和冬姑娘的兩撥人經常你看不慣我,我看不慣你,還有互相辱罵、吐瓜子皮的情況出現,恨不得端起板凳和對方幹上一架。

王蘭仙擔心樓被掀了,小石榴和夏岩秋兩個人也是很有默契,都會刻意避開對方出場。

後來有一天,戲迷們和財主們驚異地發現,石榴紅和夏岩秋居然同時出現了!

還在一個戲台子上演出!

甚至一同評彈,一唱一和的場麵十分和諧動人。

兩撥人該吵嚷的還是繼續吵嚷,甚至吵嚷得更厲害了,還好杏倚樓為了防止鬧事,雇用了更多的打手,勉強可以拉架。

不過,觀眾其中竟然出現了喜愛二人同場的戲迷們,這下子,財主打賞都給雙份錢,王蘭仙見狀可是開心得很。

情況愈演愈烈,到頭來更是炸了鍋。沒想到,坊間許多男女老少慕名而來,有的是來聽戲和根本不知道具體情況湊熱鬧的人。

由於王蘭仙以及那位頂級嬤嬤——王嬤的經營思路,杏倚樓從一開始,打出來的招牌就是比較老成、本分的,不太像其他樓,會明著求梳攏和財主人數,並完全隔絕與坊間百姓的聯係;相反,杏倚樓非常注重在市井的口碑,尤其注意人們口耳相傳的效應,印製一些卷軸讓小花童在沿河地帶散發,以及暗中抬高姑娘們的身價。

甚至,從那位王嬤手上,還帶出過一兩位嫁入名門的、神話一樣的姑娘。由於和本作品無關,不會贅述,隻提一嘴兒,讓看官兒聽一聽。

總之,除了王蘭仙,誰也沒想到:自打出了“雙花魁”的名頭,杏倚樓的生意更加火爆了,整條河都無出其右,去杏倚樓賞戲的風潮刮遍了大江南北,紅極一時。

後來,還順帶著偶爾逢節慶時候,在門口搭起草台,讓普通百姓們也能一飽眼福,聽到好聽的曲兒。

當然對於夏岩秋來說,最重要的是:她終於敢和過去一樣同小石榴說話了。

…………

很快,就要到己亥年金秋了。

夏岩秋已經蟬聯了兩屆秦淮花魁。

那麼,今年的花魁,還會是夏岩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