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們,新朋友們,你們好!
又見麵了,我是李意竹,今年兩歲了。
請容我介紹一下我穿越到了大興朝之後的這個家。
現在家裏麵有爹爹李長江、有娘親吳氏、有大姐李意蘭,還有……一個跟我一樣的穿越而來的大哥——李意卿。
嗯……
大哥跟我不一樣的是,他是個大佬,他真的會好多東西。
不過,大哥好像不太會找借口。
他拿出來的好東西,都說是一個莫須有的老大夫告訴他的。
當然,我、爹爹、娘親都知道其中的貓膩,就是慣著他,不說罷了。
誰讓他是我們的家人呢?是吧?
重要的是,我們家的小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就好。
在過去的兩年裏,發生了很多事。
大佬哥哥前前後後拿出了葛根粉、豆芽、醬油、鹹鴨蛋、打穀機等好東西。
啊,除了豆芽,每一樣都驚掉了的下巴。
就連鹹鴨蛋也不能例外。因為大哥拿出來的鹹鴨蛋的配方,也是極為複雜的。(對我來說。)
然後,憑著大佬哥哥拿出來的這些東西,爹娘的日夜努力,成功改善了家裏的經濟狀況和夥食。
家裏也終於有了餘錢供大佬哥哥讀書了。
估計,這個也是在大佬哥哥的計劃之內的事情吧。
當然,在大佬哥哥不知情的情況下,我把我的膝蓋獻上了一次又一次。
他太天才了,太逆天了。
跟著村裏的小叔公啟蒙一年多就到縣裏去讀書了。
從此,哥哥就鮮少回來跟我們見麵了。
不過,這並妨礙我們掛念著他。
爹爹每日裏去縣裏賣吃食的時候,娘親都會早起給他單獨準備一份愛心便當。
啊,說起來,我就有點點嫉妒。
我太小了,居然不能參與其中,也給大哥準備點愛心便當。
不過……以我的廚藝,怕是會給大哥留下深刻的、不可磨滅的印象。
說不定,他還能為此賦詩一首。
哈哈哈……
等將來大佬哥哥青史留名了,我也能跟著沾個光。
等後世,上詩文鑒賞課的時候,某教授就會說:
“嗯……這首詩,是我國大興朝時期,著名的政治學家、經濟學家、文學家李意卿吃了她的小妹李意竹做的愛心吃食,有感而發,便賦詩一首,予以紀念。”
“看看,這首詩極為難得,從多個角度描寫這吃食的難吃。”
“曆史上描寫美食的佳句不少,但是描寫難吃的詩句卻是不多。”
“這首詩很是具有代表性,今天,我們就來好好鑒賞一下,古人說難吃能有多藝術。”
捂臉.jpg
想想這……好社死啊。
啊,算了算了,等我廚藝好些了,再好好表現吧。
至於曆史上少了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描寫難吃的詩歌……
我丟,這不關我的事啊。
我又做不出什麼難吃的食物。
——隻要大佬哥哥吃不到,就不會有什麼事。
嘿嘿嘿……
一不小心就又想多了。
沒辦法,我這頭腦風暴,從來來的都是如此突然。
“豬豬,豬豬,還在賴床嗎?該起床了喲。”
啊,比我大三歲的大姐叫我起床了。
“唔……”我習慣性的把頭埋進了枕頭底下。
秋日的清晨總是帶著點寒涼,這讓我很是不想起來。
大姐開始拽我的枕頭,而我的小手抓著枕頭的邊緣不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