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城廬陵(1 / 2)

繁華似錦的廬陵城,昊陽當口,天氣宜人,柳眼窺晴,梅妝迎暖,正值春時花開的美好季節。

整潔幽雅的古城中,遊人如織,滿城車馬,百業昌盛。連綿如林的各色花卉綴滿全城,香飄四方,熏人欲醉。

蜿蜒清澈的運河如靈龍一樣環繞其間,點點青帆在河間穿梭,一彎湖水彙聚城中,幹淨爽利的船娘正把客人送往各處,尋幽探勝的遊人自去尋訪古跡名勝。

江天收宿靄,湖水動春聲。

沿著運河,柳林成萌,各色酒肆把高高的招牌掛在半空,老遠就能嗅到美酒的芬芳,讓人酒蟲勾動,欣然拔腳,呼朋喚友,酣然尋醉。

幾十座造型各異的拱橋橫越運河,巧奪天工的橋上人來人往,百藝雜耍,吹彈奏唱,溝通南北。

無數小販高聲呼喝,寬敞的街道更是商市密集,琳琅滿目的商品,蔚為壯觀。引得車水馬龍,觀者如潮。

遠離囂鬧的商市,如棋盤似地經緯道路把整個古城整齊切割成各個區域,清雅古樸的民宅錯落而居,高門大閥集中而建。

不時有炊煙從清河邊上的古雅小樓渺渺升起,悠閑的百姓斜倚欄杆,或憑欄遠望。

小橋流水人家,好一副盛世圖畫。

此時正值大唐王朝傲立中原五百年時,當今聖上唐武宗中興大唐,多年來勵精圖治,開創名武中興,使國事鼎盛,百姓安居。

而三年一度的武魂大會即將隆重召開,更是吸引無數慕名前來的各地武者,懷揣一步登天的夢想趕來,正是如卿之魚,鯉躍龍門。

參天古樹旁,一名身穿藍衫的老者此時這焦急的搓手,不停詢問街上的居民,不知打聽什麼事。

離他幾十步遠的一處豆腐居,清香撲鼻的攤子前,兩位中年婦人正竊竊私語。

“葉小少爺又不知闖什麼禍了?你看老葉頭急的那樣,這次回去還不知被葉家老爺罰得禁足幾日?”

“唉,葉少爺是個好孩子,這些年不時周濟大夥,隻是這孩子命苦,隻期盼這次能平安無事吧。”

“誰說不是呢,沈家嫂子,葉小少爺資助的沈家醫館這幾年活人無數,唉,可惜當年天降異象,震動四方,聽說都引起皇家的注意了,聽說小少爺背有龍印,不容於世啊!”

“噓,可別說了,會引來官兵注意的。”

中年婦人急忙左右查看,小聲道:“沒事的,葉家世家大族,葉老太君更是皇親國戚,隻是不許葉家小少爺習武當官而已。”

另一婦人歎道:“可這世道,不當官不習武能有什麼出息,我們街坊都是看著小少爺長大,眼看著出身這麼聰明高貴的孩子也許就此平庸一輩子,成年後說不定會為這事連累的掃地出門,唉。”

說完婦人手拿菜籃惋惜而去,另一人呆呆站著半響,喃喃自語:“希望老天保佑吧,吉人自有天相。”

葉山年約五旬,麵容蒼老,體格健壯,乃是葉家世代奴仆,此時他依然在到處打聽小主人的蹤影,急的團團亂轉。

忽然葉山眼睛一亮,隻見對麵悠然走來兩個少年,大的正是他的兒子葉柱,今年16歲,生的和他一樣高高大大,老成黝黑的麵孔透著憨厚,自小就在小主人身邊服侍,兩人成天形影不離。

小的那個黑發挽暨,生的唇紅齒白,古靈精怪,此時兩個黑眸地溜亂轉。正是一天不見人影的葉家二房獨子葉天寧,今年12歲,自小滿肚子鬼主意,成天鬧的家宅不安,雞飛狗跳。此時人小鬼大的身穿月白長袍,手拿折扇,金色項圈環扣玉鎖套在胸前,故作風雅的踱步而行,粉嫩的小臉掛著古怪的笑意。

兩人一路上嬉笑不已,不時有街坊鄰居親熱的朝他們打招呼,葉天寧走走停停,不時買這買那,葉柱手拿肩扛,滿身懸掛著各種物件,苦笑連連。

葉山趕緊跑上前,老遠就叫道:“哎呀我的小祖宗,老爺正命人到處找你呢,再不回去,這次又要被禁足一月了。”

附近的路人都轟然大笑,看他們的樣子,此種情形已是司空見慣,不時有人催促兩個少年趕緊回去,臉上神情透著親昵。

葉天寧表情一僵,隨即又恢複漫不經心的神態,對著氣喘籲籲的葉山關心的道:“葉伯沒事,我這就回去,各位街坊,本公子得勝還朝,這就去也。”

拿腔作調的架勢在他小小人上,格外顯得天真可愛,頓時引得大家開懷大笑,對於這個從不仗勢欺人的高閥貴人,相處多年,無不關切有加,也對於葉寧出生的傳聞扼腕不已。

葉山拉著葉天寧急走,隻可憐葉柱兩手抱滿東西拔腳追趕,嘴裏也不敢喊叫,生怕引起父親注意,回去來個家法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