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到唐朝(1 / 2)

這時一個胖小子朝這邊樹底下走來,嘴裏嘟囔著“承乾哥,給我多做一個小三輪車吧,承德他們老是坐著不下來?”李承道苦著一張臉求著他這位二叔秦王的長子,半響李承乾才拿著一根柳條朝著李承道的頭輕輕的敲了一下說道:“我說承道啊,你作為哥哥還跟弟妹們搶東西玩啊?皇爺爺叫你背的詩經背下了沒?”,“哪有那麼快啊?好哥哥,給做一個吧。”這小子又來這一套,我靠!咱也真是命苦啊,好好的一個21世紀的熱血青年在一個電閃雷鳴的雨夜來到了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還是大唐剛剛建立的第二年,混了5年也沒想到咋個回去,看來得在這呆一輩子了。身前這個胖小子是李建成的次子,其長子兩歲時病死了,這下可好李淵的孫子輩裏就數咱李承乾最大了,雖說被李淵養在宮裏有點作人質的感覺,可誰叫咱父親的能力太強了呢,他李淵的聖旨還沒秦王的命令管用,李承乾如是這麼想著。“好了,不要搖了,回頭給你做個。”“謝謝承乾哥哥,嗬嗬。”半個時辰後,李承乾帶著重一群弟弟妹妹們回宮裏了。

由於來自後世,在大眾傳媒的轟炸下,對李唐的曆史是不想了解也難啊!這5年的時間裏,李承乾從剛開始走路時起就給周圍的人們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的驚喜。武德四年冬,也就是李承乾三歲的時候,一次在大興宮閑得無聊就拿著一隻小毛筆用柳體寫了首柳宗元的《江雪》,不巧的是被路過的李淵和一群大臣看到,當場驚為奇才,臉皮厚實的李承峰臉不紅心不跳的接受了大家的誇讚,不過好景不長,李淵對這個孫子本不怎麼上心的,可經這事後就對這個孫子的教育上心了。作為一個現代人,李承峰可是曉得如何討得老媽歡心得,這不,這幾年來長孫氏和竇皇後都把他捧在手上養著,生怕掉了。現在的李承峰是宮裏宮外都混得開,除了城外去得少年,整個長安城也錯不多都逛過,有時候他也歎息老天爺為什麼不讓自已晚個十來年來到大唐,現在雖說大唐統一了,可是北方的突厥蠻子經常南下打糧又打錢,搞得他這幾年在長安呆得不爽,很少出城玩。

“乾兒,今怎麼不早點回?”長孫氏摸著李承乾的頭裝著有點惱怒道,“母妃,孩兒這不是在宮裏被一群弟弟妹妹們纏著嘛。”李承乾裝得很是無奈的說。“大哥,你來推我騎三輪車。”三歲的李麗質從門外跑進來拉著李承乾的衣服就不放(李麗質是長孫皇後的長女,也就是以後的長樂公主,本書以後均用長樂公主代之)。“暈倒,被這位小祖宗發現自個回來了”李承乾如是想著。前些日子,李承乾獨自一人在李世民的書房裏看書,說來一個五歲的小孩童能看得懂啥子書,可我們這位李承乾可是有著李承峰的思想,來自21世紀信息大轟炸時代的思想,加之這個李承峰出生於一個書法世家,其本人又是一個被同學們稱為天才的家夥,學啥都快,你說他能不能看得懂。這事還得從李承乾在大興宮用柳體書法寫了那首《江雪》後,讓李淵從此惦記上了這個孫子,寶貝得不得了。當然了,作為李承乾的老爹李世民也是把他寶貝得不行,為了看看這個兒子的才情究竟到了哪個層次,李世民把他放到他的書房裏呆了一個下午,得,沒想到這小子把書裏的書都看了個遍,要說是全看完了,到不如說是有很大一部分書是後世看過的,他李承乾就找那些孤本翻著看,當然了其他看過了的也還是要翻翻走走過場的,因為他現在的老爹可是躲在窗外偷看了一下午的。當李世民進屋來抱著李承乾考其古詩時,老頭子出上句,李承乾就來下句,當場可把李世民樂得都找不到北了,不過有一事讓李世民很是不爽,他這個兒子在書法上的造詣有點恐怖,比他這個老子強多了。弄得長孫氏老是在枕邊誇她這個寶貝兒子如何如何,可把李世民嫉妒了一陣子。李承乾自已也知道他老爹是個書法愛好者,但其功力卻是中等,老子是中等,可這個毛都沒長出來的小子才五歲其書法造詣就是上層了,能不讓李世民鬱悶嗎,不過李淵的孫子輩裏就數他這個兒子是最出色了,還被一些老儒們稱為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