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絮如第一次考研便成功了,考上了s大的動物科學專業的研究生,每天認真上專業課,抽時間學俄語。
她想去西伯利亞平原看看,去那裏看看鷸鳥。
研究生讀研很累,考上並不代表輕鬆,尤其對於楊絮如這種跨專業考上的。
楊絮如有的專業課一上上半天,有時甚至上一整天。
她比高中上文化課還要努力,她現在也更有動力。
她希望自己未來不再是去簡單畫一下卡通小鳥,她希望自己可以深入了解那些鳥兒。
自由、堅強、奮飛的鷸鳥們。
研究生四年裏,楊絮如平常時間除了看劇就是看鳥類紀錄片,偶爾會畫畫接單。
她開始接觸俄語劇,是學俄語的拓展。
無字幕有字幕一遍遍去看。
她成為那一屆的優秀畢業生,畢業論文老師很滿意,答辯順利通過。
她與一家西伯利亞的學術研究機構簽訂合作項目,在那裏觀察鷸鳥。
她對許多鷸鳥進行食性研究,采集糞便樣本,還有生態位研究。對於剛出生的小鷸鳥,她會小心翼翼地給它們上環,調查它們的行蹤,統計存活率。
對於每一個新生鳥兒,它們都是種族的希望。
地球的環境破壞越來越嚴重,赤狐等動物會因氣候原因而北上,成為鷸鳥們新的重要威脅,棲息空間也會因人類活動逐漸縮水。
鷸鳥們通常會在夏季來到西伯利亞平原產卵,這也是它們出生的故鄉。一兩個月過去,平原會開始結冰,鳥兒們會南下到溫暖的地方尋找食物。
海水會被核汙水汙染,影響的不僅僅是魚類等海洋生物,還有以魚類為食的鳥兒們。
地球的食物鏈和生物網讓每個生物之間都息息相關,互相影響。
她不希望這些各種各樣的鷸鳥滅絕,她希望它們一直都是地球的居民。
她會為此付出接下來一生的努力。
研究團隊都有和楊絮如一樣的想法,是一群誌同道合的人,他們共同研究保護方法,增加種群數量,為每個飛越萬裏,來年回到故鄉的鷸鳥感到欣喜。
西伯利亞平原的冬天很冷,也很漫長,看起來寂寥蒼茫。
西伯利亞平原的夏天很短暫,但十分茂盛,有各種漂亮花草,以及依賴這些花草的各種生靈。
這裏,有她熱愛的工作。
*
某一天,楊絮如在俄羅斯一個地鐵站出站台的路上,聽到了一陣悠揚的小提琴聲。
楊絮如搜尋視線,看到了一個穿著棕色棉衣的卷毛男人正閉眼拉小提琴,滿臉陶醉享受。
他的前麵還有一對站著的男女。
楊絮如一曲聽完,感覺身心舒暢,渾身放鬆。她不懂音樂,也不知曉這是首什麼曲子,什麼風格。
楊絮如知道,在這裏有很多賣藝的藝術家,有很多喜愛音樂的人。
她彎腰放了500盧布在卷毛男人旁邊的包裏。
起身準備走時,她聽到一句中國話,“等一下,你是s市的人嗎?”
楊絮如疑惑轉身,看向那個朝她發問的女孩。
她點點頭,不知對方怎麼知曉到的。
女孩上前向她介紹自己是五年前左右被她安慰的那個高中生,桂花樹底下哭泣的那個女生。
楊絮如想起來了。世界這麼大,兩人竟又在異國他鄉見麵,如此有緣分。
女孩叫花禾,想感謝楊絮如那天的陪伴,於是和自己身旁的男朋友一起約她在一家中餐廳吃飯。
故事的後半段,女孩的高考考得不錯,她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和工作。
楊絮如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