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安切洛蒂沒少擺出這種聖誕樹陣型。
不過一般來說,葉玄和卡卡都是站位比較靠近中路。
畢竟,他們都是能踢前腰的人,邊鋒可不是他們的拿手絕活兒。
可是今天卡卡的站位和以往不同。
他沒有像平時那樣站位靠近中路,而是有意識的往左邊路靠了靠,拉進了和對方的右邊後衛薩內蒂之間的距離。
看來這一次巴雷西又說對了!
這個身高隻有1米76的家夥能夠在他那個年代踢成清道夫第一人,靠的不就是敏銳的嗅覺、對場上形勢的洞若觀火嗎?
看來正像他所說的那樣,安切洛蒂就是要通過調整卡卡的站位,對薩內蒂形成壓製和牽製!
當薩內蒂想要上前助攻的時候,他總是要惦記著卡卡!
他知道卡卡正像一頭敏銳的獵豹一樣,時刻緊盯著自己的身後空檔。
一旦本方在前場丟球,卡卡隨時都有可能利用自己身後的空檔在本方的防線上撕開一條血淋淋的缺口!
同樣,在AC米蘭進攻的時候,由於卡卡經常在自己這一側活動,他當然更要全力以赴的進行防守。
如此一來,他還能有多少精力放在進攻上呢?
由此可見,比賽還沒有開打之前,兩位少壯派的主教練就已經絞盡腦汁對比賽進行精密布局了!
斯坦科維奇在中場拿球。
貝隆在前麵偏右的位置跑動接應,吸引住揚庫洛夫斯基的注意力。
斯坦科維奇趁機把球傳給菲戈。
西多夫順下對菲戈進行防守。
葡萄牙人左腳踩了一個單車,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沿著右路邊線往底線突破。
揚庫洛夫斯基往外線移動防守菲戈,馬爾蒂尼接替他盯防貝隆。
揚庫的速度並不吃虧,不過由於啟動較晚,所以隻能防住菲戈的內切線路。
菲戈沿著右路直接往底線突破,距離底線三米左右已經擺脫了揚庫的跟防閃出一條傳中的線路。
他用右腳一腳傳中,直接把球傳到AC米蘭的禁區中路。
這就是本賽季國際米蘭右路進攻的一個新變化。
以往踢右路的荷蘭人範德梅德沒有絕對的速度優勢,經常無法直接突破到底線附近。
通常情況下他都是選擇內切,或者和前麵的前鋒隊員直接做配合,很少往底線單突。
可是現在菲戈來了。
他既能往中路內切尋求和中路的聯係,也能依靠節奏的變化利用速度直接下底傳中。
現在他們在右路的進攻變化和套路更多了,讓對手很難防範。
皮球來到AC米蘭的禁區中路。
貝隆搶前點和馬爾蒂尼糾纏在一起,阿德裏亞諾則在中路和內斯塔爭搶位置。
而小將馬丁斯則埋伏在後點。
三點包抄!
內斯塔和阿德裏亞諾貼身肉搏,使出吃奶的力氣總算沒有讓巴西人搶到位置直接射門。
這個巴西人實在是太壯了!
皮球從中路滑過來到後點。
馬丁斯想要側身打一腳淩空,好在阿爾維斯注意力非常集中,提前出現在皮球前麵。
馬丁斯一腳輪空,反倒踢在阿爾維斯的身上!
幸好馬丁斯提前發現不對及時手腳,才沒有讓阿爾維斯遭遇受傷的危險。
不過一個犯規是跑不掉的。
AC米蘭發起進攻,國際米蘭嚴密防守。
他們的四個中場球員全部落位防守,馬丁斯也深度回撤參與防守,對AC米蘭的持球人進行逼搶。
哈維阿隆索想要把球交給前麵的葉玄,可是發現和他對位的坎比亞索正麵封堵他傳球的線路非常準確和積極。
終於把球傳了出去,可是葉玄立刻陷入科爾多巴和法瓦利的夾擊之下,無法轉身,隻能選擇回傳加圖索。
看起來這場比賽曼奇尼對於葉玄的防守也是做足了準備的。
皮球來到西多夫的腳下。
菲戈和貝隆同時回防,荷蘭人不敢過多帶球,選擇把球直傳給前麵的卡卡。
和葉玄的處境類似,卡卡這邊剛想停球,身後的薩穆埃爾就立刻貼身逼搶,旁邊的薩內蒂也過來幫忙,讓他很難轉身。
雙方陷入了你來我往的拉鋸戰,誰都很難輕易把球打到對方的要害地帶,更別說射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