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牙遵循武王的命令,將飛廉和惡來處死。接著,他返回封神台,憤然大聲說:“清福神柏鑒,快將飛廉和惡來的魂魄引到壇前接受封賜!”不久,清福神柏鑒用幡幟引來了飛廉和惡來的魂魄,他們跪在壇台下等待宣讀敕命。兩個魂魄都俯伏在壇下,悲淒之情溢於言表。子牙說:“現在,我奉太上元始天尊的敕命,飛廉和惡來,你們生前甘心做佞臣,狡詐愚弄君王,導致國家覆滅,君主失蹤,隻圖偷生苟免,一心隻知盜取財寶,毫不顧及法律的製約。你們的罪行正義明顯,必須受到嚴厲的審判。但這也是你們自己的罪孽,同時也是命運的劫數。現在,我特封你們為冰消瓦解之神,雖然你們是惡煞,但你們必須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不能再行凶惡之事。你們必須遵守這一新的使命!”飛廉和惡來聽完封號,跪首謝恩後離開了壇台。
子牙封授完神位後,下台回到岐山。眾官都回到自己的住所。
第二天,早晨舉行朝會,武王登上皇位,展現出真正有道的君王風采。朝儀莊嚴肅穆,香煙彌漫,朝陽初升,祥雲飄渺。玉佩叮當作響,文武官員穿戴整齊,宛如蛇龍嬉戲,圍繞著皇帝的禦帳,營造出一幅壯麗的場麵。三聲鞭響後,朝班整齊列隊,文武官員呼喚著“萬歲”。美麗的朝會場景,無法形容其壯麗。一位唐代詩人寫下了一首詩,讚美早朝的美景:
天理循環如車轉,有成有敗不斷絕。
往來興衰應當笑,反複興衰值得歎。
夏桀南巢風燭滅,商辛焚死浪中花。
古今吊伐皆如此,唯有忠魂伴日華。
武王在朝會上宣布,子牙提議將表現出色的諸侯、勇敢的戰士以及修行有成的門人分封為王,將他們的功勞和貢獻用土地和爵位來獎賞,以便他們的子孫能夠世代享受。對於親王的後代,也應該賦予他們封號,以加強王室的威望。他還提到,上古時代的三皇五帝後代也應該按功勞分封土地,以表彰他們的建功立業。這是武王首要之事,必須盡快實行。
武王說完後,李靖等七人請求回山,認為自己原是山野之人,奉師命下山輔佐武王,現在國家太平,理應返回山野。武王感慨萬分,但最終同意了他們的請求,計劃第二天親自前往南郊送別。李靖等人感激涕零,眾官無不感傷。子牙也聽說這七人要回山,感到非常傷感,但也不得不尊重他們的決定,於是眾官都離開了朝會。
次日,光祿寺的典膳官提前到南郊,準備整治九龍飾席,一切準備齊全。隻見眾文武百官與李靖等人先到南郊等候武王的駕臨,唯有薑子牙在朝廷內等待武王的駕臨同行。話說武王登上殿堂,下令:“準備車輦,出城。”子牙隨後而行。一路上香煙繚繞,吉祥色彩絢爛,士民歡欣鼓舞,紛紛前來送別大王和眾人。可真是將整個城市的居民都激動了,紛紛聚集在城外郊區。隻見武王到達南郊,眾文武百官前來迎接,李靖等人再次上前行禮,說道:“臣等無功可報,敢勞陛下親臨賜宴,使臣等感恩不盡。”武王伸手相握,安慰道:“今日你們要歸山修行,已經成為了外界的神仙,我和你們已經不再是君臣關係,你們不必過於謙虛。今天就讓我們痛痛快快地喝個醉,這樣我就不會寂寞了。否則,我會感到寂寞難耐!”李靖等人連連鞠躬謝恩。不一會兒,隨駕的官員報告說:“宴席已經準備好了。”武王命令奏樂,各官按次就座,武王坐上主位。隻見簫韻婉轉,君臣歡飲,互相敬酒,真是暢快淋漓。所謂“炮鳳烹龍,味窮水陸”,君臣喝得酩酊大醉。說了一些話,吃了一些菜。君臣飲酒過後,李靖等人離席告辭,武王也起身握手,再三勸慰,又飲了幾杯。李靖等人苦苦告別,武王知道不能再留,不禁落下了眼淚。李靖等人安慰道:“陛下要保重身體,這樣我們才會慶幸。等到日後再相見吧。”武王無奈,才同意放行。李靖等人告別了武王和文武百官,子牙不忍離別,還送了一段路,雙方都淚流滿麵。後來,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韋護、雷震子,這七人都成為了成就聖人的人物。後人有詩讚美他們:
別駕歸山避世囂,閑來自焚煉丹爐。
修成羽翼超越三界,煉就陰陽越過九霄。
兩耳不聽金紫貴,一身離卻是非朝。
逍遙不問人間事,任憑滄桑化作海潮。
話說子牙別別了李靖等七人,率領隨從返回西岐城,回到相府。到了第二天早朝,武王登上寶座,薑子牙和周公旦出班奏道:“昨天蒙陛下恩賜,讓李靖等人歸山修行,實現了他們的願望,我們非常欣慰。但是有功勞的人,應當分封土地,懇請陛下速速施行,以滿足臣下的期望。”武王說:“昨天七人歸山,我心中確實不舍。現在所有的分封禮儀和儀式,都要按照相父和禦弟的提議來執行。”子牙和周公旦謝過恩賜後退下,條議分封儀注和位次都已經準備好,於是周公開始宣讀封號,首先是追封王祖考、太王、王季、文王為天子,其餘功臣和先朝帝王的後裔都被封為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如果功勞不夠五等則被封為附庸。條例都已經確定,周公開始宣讀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