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戰車
司漢科著
謹以此書獻給
我的父親司景生
和那些保家衛國的老兵
如果說我生活的年代
就說我
生活在英雄阿喀琉斯時代
就說我
生活在馴馬人赫克托爾時代
那時的人們
像冬麥一樣起起落落
而他們的名字卻永世流傳……
—— 荷 馬
代序
老兵才是最可愛的人
——項遠政委與老兵司景生60年後的通信
項政委:
你好。請允許我以一個20軍的老兵向老首長敬禮!
我是20軍58師174團1營機槍連班長司景生。1956年複員回江蘇老家沭陽縣,到現在已有60年了。從朋友那裏知道174團老政委還健在,能在有生之年,給首長寫這封信,我從心裏非常高興。
我是1948年在蘇北沭陽縣參軍入伍的。最初在蘇北兵團12縱35旅105團警衛連,參軍後,做為華東野戰軍的蘇北兵團就參加了濟南戰役外圍打援,直奔魯南之津浦鐵路滕縣一線進行阻擊敵人。千裏打援後,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打響,我團參加了淮海戰役圍殲黃伯韜第7兵團的鐵橋阻擊戰,參加徐東阻擊戰中的二陳集戰鬥,在參加杜聿明集團的圍殲戰中,隨12縱攻占了徐州飛機場和圍殲第5軍的夏莊戰鬥。
渡江戰役,12縱35旅174團改為30軍89師267團,參加了渡江戰役的西梁山戰鬥,渡江之後,參加了上海浦東戰役的川沙白龍港之戰,在血戰高橋中攻打杜家祠堂我團一連傷亡過半。
1950年10月30軍撤消,主力89師編入20軍,我隨軍參加了抗美援朝二次戰役的長津湖戰役,在整個戰役中,參加了柳潭裏、社倉裏、水洞裏等圍殲戰。
1951年4月鹹興整編,89師番號取消,267團整編到20軍58師174團。1952年回國後,我們營在浙江寧波駱駝橋的胡家駐防,駐防期間,我記得您作為174團的政委來過我們營,還給我們講過話,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再也沒見過麵。
1958年隨王震10萬官兵來到北大荒,在密山857農場參加北大荒建設,成為我國第一代拖拉機駕駛員,1960年支援內蒙古建設,參加創建紮蘭屯農場,1966年開發建設大興安嶺,來到甘河畔開荒建設 ,創建了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甘河農場,1986年在甘河農場離休。
離休後,一直在農場生活,今年已88歲了,每天還堅持看看書,散散步。
也許是上年歲,時常懷念老戰友、老首長。
在有生之年,如果身體允許,我一定去杭州看看老首長,敘敘舊。
最後祝老首長身體健康,晚年幸福。
2016年1月5日
景生同誌:
你好。很高興收到了你的來信,在60年後,我沒想到還能得到20軍174團老兵的信息,真是又意外又感到驚喜。
我今年95歲了,離休後一直在20軍杭州幹休所。來信得知我們一起經曆過朝鮮戰爭二次戰役的長津湖役,這是一段非常珍貴的戰友情,隻有經曆過那段戰爭歲月才會體會到這種戰友情時間越久越彌足珍貴。
我讀過一些來自基層官兵的回憶錄,他們寫的具體的戰爭故事,都很樸實感人,看了以後感到很親切。
在信中得知,你在抗美援朝二次戰役的長津湖戰役中是在20軍89師。做為20軍一位老戰士,能夠和你一起參加長津湖戰役並成為20軍的一名戰鬥員感到非常驕傲,非常光榮。
我想和景生同誌聊一聊在二次戰役中的我們20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