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楓。
家中祖輩祖輩都是從事一係列的死人工作:趕屍、鎮邪、風水、破煞、抬棺、過陰……
外界對我們這行的稱呼有很多種,但我比較認同“陰陽先生”這一個。
我家祖輩都有手寫筆記的習慣,以便將自身的經曆更好的傳承給後輩。家中有十幾本手寫的筆記本,從清代傳至今,記載著先輩經曆過的往事。
這些筆記我基本都翻看過,但有一事困惑我很久,曾祖父的筆記少了幾頁,看得出是故意撕爛,似乎不願意傳給後代看。
18歲的那年,家裏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我才想起,陳家村又到了遷祖墳的時候了。
我們張家為陳家村遷祖墳,已經延續了兩代,這是爺爺定下來的規矩。
我是第三代,隻要我搞定第三次遷祖墳,陳家村日後不再需要我們張家。
值得一提的事,當年因為此事,爺爺犯了禁忌,陽壽大大折損。
我甚至懷疑父親的去世,也跟這事兒有些點關係。
遷祖墳的事情不能耽擱,這關乎到一條村子的命運,所以我當即收拾好東西,當天來到了陳家村!
陳家村我算是比較熟悉的,因為我初中的同桌陳美玲便是這個村子的。
後來上了高中,我與陳美玲去了不同的高中,三年沒見,也不知道她考上哪所大學。
但不得不說,陳家村今時不同往日。
以前的陳家村是個鳥不拉屎的窮村子,現如今已經成為了本鎮的示範村,家家戶戶蓋起農村別墅,百分之九十五的村民人均一輛車,最次的還是奧迪A4,走兩步還能看到奔馳邁巴赫。
陳家村之所以能夠從窮鬼村翻身成為別墅村,全歸功於我爺爺。
當年,陳建斌和我爺爺哭訴自家村的難處,我爺爺可憐這個戰友,於是動用大手筆幫陳家村整改風水。
陳家村之所以窮,是因為沒有龍脈在地底庇佑。
所謂風水,沒有風,沒有水,何來天地靈氣?
陳家村四麵環山,擋住了四麵八方的風吹刮。
而且當時陳家村地理位置偏僻,周圍並未被開發,種田都沒有水源,稻子和蔬菜豆類全都幹死。
為此,我爺爺從其他地方“搶了一條龍脈”回來。
十公裏之外,有一座野山,無人開采。
爺爺讓村民先把自家後山的樹木全都鏟除,讓後山變成光頭山,其用意就是一切都從頭做起,讓風刮進陳家村。
接著每家每戶把野山的泥巴弄到後山,然後再把野山的樹移接到後山種下。
同時,村子的東南西北四個位置打井,每年的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都得祭拜這四口井,好讓井水可以貫穿陳家村。
最後,找到陳家村先人的屍體,將其遷移到後山,作為本村的墳山。
有利必有弊。
爺爺提出了三點。
1、墳山相隔二十年就得把先人挖出來,進行二次葬,不用遷移到其他地方,隻需添磚加瓦,從野山帶泥巴回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