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5章 出發(1 / 2)

時光如洗日月如梭,一轉眼,張宸洮在細蘭已經二年半了。

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裏,大華朝廷在神州大陸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大華軍已經穩步的攻占了除大寧路以外整個遼陽,在南方也一步步的光複了整個廣東和福建,並且把部分觸角深入到了浙東、浙南、贛南以及湖廣的一部分。盡管南方各省的鄉紳、地主對大華平均地權的政策有著極大的敵視,但依靠著經營多年南方天地會網絡和超過地主武裝認知的軍事力量,大華軍依舊強硬和妥善的推進著功民製度和授田製度,數以十萬計的南方地主、宗族武裝以及所謂的神州士人被流放到遼陽、白山、三韓三行省、方壺、員嶠兩都護府以及南方諸宗藩、恩藩小國之中,就連張宸洮控製下的細蘭都護府也迎來了數千名華族流放者。由此大華已經在神州東南站穩了腳跟,下一階段的目標無非是剿滅控製平江一帶的張士誠、控製了集慶的朱元璋以及盤踞在湖廣北部和江西北部的蘄黃香軍並繼續向廣西和川滇進軍。

紹德王這邊捷報頻傳,張宸洮這邊也小有進展。就張宸洮細蘭大都護的職責來講,細蘭都護府在原有扼海鎮、朱羅鎮和西海鎮的基礎上,又獲得了阿果鎮以及麻壘東鎮兩處外延的觸角,進一步的牢固控製了天竺海和大食海之間的交通樞紐,並有了對南北天竺以及波斯、大食、天方幹預的基礎。從遠征西賀牛洲的終極目標而言,張宸洮的奴軍已經擴大到了八個師三萬五千餘人,手中的商船隊除了在海難、海盜以及叛亂中損失了四艘之外也擴大了巡洋艦一艘、一二等巡海炮艦九艘、武裝商船十六艘的龐大數字,而張宸洮儲備的軍糧輜重更是可以提供半年以上的補給,可以說遠征的準備已經完全就緒了。

“主公,跟細蘭和西洋兩地的海商已經談妥了,對方同意租借四十條五千石的海舟以及船上水手給咱們。”李路遠彙報著。“如此一來連同咱們原來所有的商船,一次可以運輸一萬五千奴軍和五萬石以上的物資。”

這樣的話要將全部的奴軍和糧秣運往西賀牛洲需要往返三次,而每一次至少需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也就是說第一批部屬上岸以後,至少在兩個月內是孤立無援的狀態。想到這,張宸洮的目光落到了艾侑笙多次西航後畫出的西賀牛洲東海岸簡圖之上。

“諸卿,關於我軍未來立足之地,諸卿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臣雖然幾次到過西賀牛洲,但是多半在沿海地區,未能深入大陸,”說起來艾侑笙是最有發言權的一個,不過連他也沒有完全的自信。“不過以臣下之見麻林迪和木骨都束等國多以回回信眾居多,貿易或可,然征服起來各地穆斯林未免不會蜂擁而至。不若再往南方一點,譬如昆侖山(注:乞力馬紮羅山)南。”

“若是如此在意大食的話,不若幹脆在馬爾加什島上肇建基業。”隨著航路的通暢,練萬戶等奴軍的官佐們也先後搭船考察了西賀牛洲的形勢,在他們眼裏看來西賀牛洲東部沿海各處酋長自立,連完善的國家形勢都沒有,艾侑笙根本就是小題大做。

“老練這話有些道理。”沒曾想這話卻得到了孫佑茲的認可。“雖說咱們有三萬奴軍不少了,但是西賀牛洲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僅僅著三四萬人丟進去就如同沙粒撒入大海一樣,不若效仿國朝肇建之初的故智,以一處大島為立業之所。”孫佑茲也帶著海軍去巡航過,自然清楚大海那邊的情況。“馬爾加什島情況幾類於蓬萊,土民雖然不少,但一來無國以部族雜居甚好統治,二來以其島至西賀牛洲本土也不過三兩日的海程,有主公的艦隊巡航,敵不能輕易涉渡大海,而我卻能對大海彼端施以影響,此的的確確是建國立邦的上好之地。”

“靜齋和老練的話不錯。”張宸洮當日明白一口氣是吃不成胖子的,從無到有建立一個國家更是如此,恐怕他這一代也不過是初創一個雛形而已。“那就這麼定下來,就在馬爾加什島立足,先確保對全島的控製,然後再窺視大陸。”

“主上英明。”練萬戶吃了個啞巴虧,也隻好跟著一眾人悻悻的稱賀著。

“不是本爵英明啊,而是諸卿群策群力啊。”張宸洮笑了笑,馬爾加什這個地方其實也真不錯,完全可以作為控製西賀牛洲的細蘭,想到日後貿易的財富滾滾而來,建立一個國家也好像並非遙不可及。“如此就這麼定下來,二月初五出航,靜齋,你把統製官的職務交卸一下吧,第一批四個師就麻煩你來統領了。”

練萬戶眉頭一跳,張宸洮讓孫佑茲領第一批兵馬算什麼意思?不過他也明白孫佑茲在這個未來國家中的地位,張宸洮是不可能第一批登陸的,那麼讓未來的宰相先獨擋一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