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消息傳回來了,北涼大捷。”
另一座小院內,紅衣女子坐在涼亭中,吹的晚風,正在看著手裏的古籍。
得到消息的侍女前來稟報。
“知道了。”
這位北涼大郡主隻是輕描淡寫的回答,沒有任何的波動。
果不其然,第二日清晨,天才微微放明,北涼城的八百裏加急便送到魔古山。
數日之內
北涼大捷的消息傳遍北涼,人人歡呼,家家張燈結彩,好似過年節一般熱鬧。
男女老幼,走上街頭,為此大捷而慶賀。
伴隨著北涼大捷一同流傳的,還有趙曉東的名字。
北涼城內
趙府
“魔古山的回折到了嗎?”
趙曉東朝主簿問道。
“還沒有。”
主簿吳向陽搖頭。
“可能還沒想好怎麼嘉獎將軍。”
“有話就直說,不用拐彎抹角。”
“你我三年來的交情,出生入死不知多少次,是我信不過你,還是你信不過我。”
吳向陽沉默片刻,才苦笑道:“都督這些年的風頭有些太盛了。”
“是不是聽到什麼流言蜚語了。”
趙曉東皺眉。
“嗯。”
吳向陽道:“整個北涼都在說,都督是北涼王的私生子。”
“無稽之談。”
趙曉東冷哼。
“這道流言不重要。”
吳向陽眉頭緊鎖:“然而另外一道流言才真的對將軍不利。”
“有人說將軍現在的戰功已經是北涼軍中第一人,將來接掌北涼的,應該是將軍才對。”
他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第二道流言無異於將自己放在火上烤。
“人言可畏。”
吳向陽接著說道:“雖然北涼王對都督一貫器重,但北涼的王旗終究是周字。”
“眼下王爺尚在,都督自然無虞,可將來世子及冠,想要接手北涼,都督的處境便危險了。”
“那你說我該怎麼辦?”
趙曉東搖頭:“難不成要我負荊請罪,亦或者上表忠心?”
身為一個重生者,他自然明白功高震主這四個字。
“放棄兵權,韜光養晦。”
吳向陽一字一頓的說道。
“到時候再說吧。”
趙曉東沒有立刻答應,吳向陽也不再繼續勸說,而是離去處理軍中之事。
大殿寂靜
“北涼王,你可別做過河拆橋的事情。”
他喃喃自語,燭火照耀下,映襯出一張冷厲的麵孔。
哪怕吳向陽沒有點破,趙曉東也早就想到了今日的局麵,至於退路,他也已經想好。
“終究還是實力不夠強。”
他苦笑的搖搖頭。
回到房間,盤膝而坐,心神進入係統空間,此次北涼之斬,趙曉東領軍衝鋒,連殺北蠻諸多高手,足足賺取了五十多萬的殺神點。
已經足夠用來突破修為。
他已經在金剛境大成停留數年,除了打磨內外武功之外,便是錘煉根基。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沒有大戰,無法積累足夠的殺神點。
為了這場暨南之戰,趙曉東足足謀劃了兩年。
眼下,也到了摘果子的時候。
盤膝而坐,五心向天,運轉三分歸元氣,三股真縈繞於周身,變化莫測,絲絲寒氣纏繞於眉梢。
“叮,宿主是否消耗五十萬殺神點,突破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