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銅鐵二屍在蒙古又重新過回頤指氣使的豪富生活,又不用擔心仇人來尋,九陰白骨爪和催心掌乃是九陰真經中的下乘武功,那銅屍陳玄風在入桃花島以前乃是鐵掌幫上官劍難門下,裘千刃學了上官劍難的鐵掌和輕功,陳玄風則學了上官劍難的橫練功夫和劍法。自從上官劍難暴斃之後師兄弟兩人互相猜忌。陳玄風一怒之下,轉投了桃花島門下,方才認識了梅若華(梅超風)。

此時再回江南,他想到這些往事,又看了師妹一眼,在蒙古的養尊處優的生活另師妹恢複了不少昔日的俊美。梅超風見丈夫一眼瞧來,無限柔情,也不禁回之一笑。

陳玄風在休習完九陰白骨爪之後,開始修習真經上的其他武功,他本是一身剛猛內力,休習大力降伏魔仗,橫斷劍法等等剛猛武功時候,威力大增,另外九陰真經上有一道大行如來掌,使用法門與上官劍難的鐵掌頗象,陳玄風練此之後,頓覺得天下除了師傅那般人物之外已經少有抗手,他們夫妻兩人對師傅是萬分的敬怕,可是師傅一向深居東海,不履中原,更何況天下如此之大,隻要避開師傅定然可以橫行天下。他們此行是來江南太湖,是來解一斷舊日恩仇。

宜興太湖。那是天下聞名的陶都,青山綠水之間掩映著一堆堆紫砂陶坯,另有一番景色。更向東行,不久到了太湖邊上。那太湖襟帶三州,東南之水皆歸於此,周行五百裏,古稱五湖。三人隻見見長天遠波,放眼皆碧,七十二峰蒼翠,挺立於三萬六千頃波濤之中,不禁仰天大叫,心曠神怡。

郭靖想:這萬裏水泊也是一片豪邁之景卻和大漠是萬不相同他去看兩位師傅,卻見一向爽直的師娘眼角抹過去一層紅暈。

這太湖之景色如此俊秀美麗,何苦整天下的奔波報仇,在此做對恩愛夫妻豈非不比神仙眷呂更為快活。

師徒三人在湖邊漫步而行,由於服飾奇特常常遭到路人注目,陳玄風嘿嘿一笑,運起噬日魔瞳,他雙眼發綠,路人一旦瞧他眼睛看來,仿佛整個天下全黑了,隻有他的眼睛是亮的,端的是追魂奪魄。

郭靖見行人紛紛如避鬼魅,也覺得好玩。行了不久,他忽然見師傅猛然停住,一雙綠目正盯著一個儒生打扮之人,那人深厚有二名盡裝隨從,均是麵無神色,和梅超風對峙。

那人眼睛一片湛藍,好似如同天空一般無邊無際可以包容一些碧綠,陳玄風嘿嘿冷笑,眼睛綠色到是愈聚愈小,那整個眼瞳的綠色竟然聚成了一個針尖般大小,綠芒聚放的邪光向那儒生射去,這噬日魔瞳已含陳玄風七成功力,他自是非同小可,如同後羿射日一般直若刺破雲霄。

那人隻見對方眼光一聚,綠茫還沒射來,綠茫的的影子便已經在他眼睛裏凝聚成箭,他不再逞強,慌忙閉上眼睛,藍天合閉,隻剩下烏雲,那道綠光直射到烏雲之上,隻聽的有若實質的一響,烏雲散去。

再睜開眼睛,那對麵三人已然飄過,那個運氣成針凝聲道:山水有相逢,閣下英雄無敵,可能抱上名號。

隻聽的耳邊傳來幾聲冷笑便無言語。

一侍衛低聲到:江大人,要不要的小的上去問他們個明白。

那稱號江大人的書生終於放下目光,有些無奈的道:不必了,我們必定還會相逢,我們今天還是去見見那位蛇女姑娘

美女很多種,有巧笑倩盼的,有儀態萬方,有冰雪冷豔的,有雍容華貴的,有狂野放蕩的,有妖冶怪異的,蛇女就屬於那種讓一千個人隻有妖冶怪異一種評價的。蛇女居就在宜幸城最紅的青樓豆蔻觀內,她自來豆蔻觀之後,本來豆蔻觀內美女眾多,北地連年戰亂,很多官宦人家的女孩子都流落到青樓妓院。

蛇女不僅僅妖冶怪異,美豔之極,而且性欲旺盛,幾乎每天都要接幾次客人,更為奇怪的是每個進過她帳子的男性,都會有一種原來女人應該是這樣的——以前可真是白活了——。一直到後從知府吳大人進了她的帳子後,初時一段時間,真是幾乎把豆蔻觀當成其辦公衙門,後來此女聲名傳到臨安,有不少朝廷官員均慕名而來。並有些要出高價錢把她帶回京城,但是都是蛇女拒絕了。

有人傳言,蛇女乃妖魅所化,有專門迷惑男人的妖術。曾經有全真教的道士專門來訪過蛇女,結果那道士回教之後,在一夜之間便神魂顛倒,說是要退出全真教,和那蛇女生相思守。全真教登時大怒,立即有幾十道士圍著豆蔻觀,被官府所驅散,此事甚至驚動了重陽宮,長春真人邱處機路過宜興見過蛇女之後,長歎三聲,從此全真教再也沒有找到蛇女之事。

今日知府吳大人好容易忙完搜刮民脂民高的公務,又來到此豆蔻觀與民同樂。吳大人的侍衛一早趕上了豆蔻觀,這天下的男人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是分地位等級的,這不,他吳大人願意與民同樂,也沒有民願意和他吳大人同樂。

富商賈三本來是和朋友一起占據了最好的單間,這吳知府來了要和他共用一間,他還不是連忙的讓開。賈三本是販賣絲綢發家的,吳大人便經常光臨他家收些兵稅了,鹽稅,增值稅了,流轉稅了,個人所得稅了,印花稅了,土地使用稅,附加值稅了,等等,反正在吳知府的思想裏這天下裏人家的錢財就是皇帝的國庫,這宜興府裏的人家裏的錢財就是宜興的府庫,凡大宋的知府都有用經濟手段調節進行宏觀調控調節市場的權利,這個經濟手段呢,就是加稅——調節市場呢——就是把市場財富調節到府庫裏麵去。這些年來,宜興的府庫是愈來愈飽滿,吳知府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官府人員的工資,美名曰高薪養廉——又大力發展修道路工程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增加宜興城的就業機會——可奇怪的是宜興城工作的人愈來愈多,宜興城的人賺的錢愈來愈少,宜興城的道路開發愈來愈多,可是大部分道路都沒有人走,宜興城的建築群建設更是卓見成效,可是房子愈多住的人愈來愈少。南宋朝廷在升遷官員時實行的是朝廷內民主,自然被一群不懂事的讀書人稱為朝廷內分贓。吳知府由於上交國庫錢糧優秀,又規劃建設了大型道路,建築群等形象工程,被朝廷內部普遍認為政績顯赫,幾次要升遷吳知府,都被吳知府拒絕了,常言道:人生自是有情癡,此事不關風和月。吳知府又怎麼舍的蛇女在燭光下的妖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