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羽字文輔,徐州下邳人,少有才名,光和四年求學遠遊,後遇匪,流落洛陽郊外,遇太祖,太祖得知,後為倚重。
後黃巾猖獗,羽諫太祖曰:“黃巾之亂雖勢大,但張角乃草寇,必被鎮壓,公若想成就偉業,則必以軍功傍身,以袁家之力,早日入南陽為主,此番天予不取,必然會反受其咎。”
太祖深以為然,後隨軍東征討賊,賊平,太祖升為南陽郡守,羽為郡丞。
荊州諸郡叛亂,太祖問羽,遣大軍伐之,得荊州八郡,拜羽為別駕,操練兵馬,整蓄糧秣。
時年董卓霍亂,太祖征荊州,命羽為帥,聯軍討董,後大戰滎陽,得徐榮,聯軍齷齪,羽歸南陽。
次年江東大亂,各地不安,揚州刺史陳溫不敬漢室,太祖遣羽伐之,七月有餘,揚州九郡歸降。
太祖表羽為首理大臣,督豫、揚、荊三州文武,三州日漸昌盛。
時逢太祖遇險,羽率軍北進,戰曹操,逼操罷兵。
太祖問羽曰:“何故?”羽答曰:“天子蒙塵,為人臣當救主危難,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宜奉天子一令不臣,修耕織,蓄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太祖敬納其言。”
同年太祖命羽為都督,滅李傕,迎天子於南陽,加太祖為丞相、羽為禦史大夫。
羽大婚,揚州餘孽弑揚州都督而叛,同年兗州曹操連橫溫侯南下,欲挾天子,太祖遣羽迎操,大勝之。
羽勝,太祖問羽:“北伐可否?”羽答曰:“糧秣三年而可北進。”太祖納之。
次年曹操欲屠徐州,徐州來降,太祖提兵擊之,留太宗與羽督軍國大事,得勝。
三年後,西羌來犯,太祖遣羽北進,先破西羌,後滅西域,三十六國得其二十五,後留大軍伐之,得勝歸國。
羽得勝而歸國,錢塘遇妖,羽斬之而定人心。
太祖功勳蓋天,封楚王,諸侯不服,太祖遣將擊之,羽率軍北進迎操,勝之。
建安十三年,國舅聯通內外,欲弑君,羽報之太祖,後滅反賊,得保漢統,同年溫侯呂布歸順,封衛國公。
建安十四年,太祖遣羽北伐,欲統山河,不勝而峙,太祖病危,羽歸國,見太祖。
太祖封羽為秦國公、太師、大將軍、賜金鞭,以護太宗,太祖命太宗拜羽仲父,而後崩殂。
瑞平元年,太宗受漢帝禪讓,改國號大楚,加羽食祿兩萬石,賜參拜不名、劍履上殿,次年改為黃興元年。
太宗欲北伐,遭羽攔之,太宗問羽:“北伐何日?”羽答曰:“需五年完善軍備。”太宗納之。
黃興六年,太宗遣羽北伐,即至黃興九年,滅操,得兗州。
黃興十六年,羽戰袁紹,勝之,燒官渡存糧兩百七十餘萬石,趙軍退兵,改黃興十六年為正始元年。
正始五年,並州趙王袁譚來降,正始六年,太宗遣羽北伐,正始七年三月初一出兵北進。
正始七年,羽渡大河,次年破黎陽,圍鄴城。
正始九年,北夷南下,羽率軍八萬,於代郡破北夷三十萬遊騎,冀州除渤海外,皆降。
正始十年,渤海收複,袁尚袁熙戰死,冀州收複,羽進城遭冷箭,病故,太宗甚哀之,罷朝一月,諡曰:南陽忠武郡王。
次年天下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