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說完,看向殿內,此刻殿內:丁羽、王朗、陳群、鍾繇、華歆、張昭、虞翻、袁胤、蒯良、袁渙、劉先、陸駿、舒邵、諸葛瑾、魯肅、許貢、步鷙等人,都沉默不語。
“諸位為何不言?”
“大王,各地牧守,皆先王舊臣,大王襲爵,當厚待先王舊臣,嘉獎而收其心。”
“華國相所言極是,然封賞諸位,皆天子之權,孤隻王爵。”
“大王,華國相所言極是,先王仙去,各地動蕩,大王當獎賞舊臣,而安社稷。”
“孤隻楚王,安得嘉獎之權!”
“大王,漢室以存四百年,如今漢室衰微,大王天命所歸,臣熟讀禮法,可讓漢帝禪位大王。”
華歆說完,袁耀大驚失色:
“孤德薄,先王在世,仍不敢行篡位之事,孤怎敢如此!”
“大王,先王在世之事,非不敢,乃不願,大漢存在四百載,當徐而圖之,先王仙逝之前,以掃平漢統之存威,如今大王不可自誤,先王曾說過:假若天命在孤,孤願為文王也~由此可見,非先王不願。”
袁耀聽完,不置可否的看向丁羽,丁羽則是不置可否的看向陳群鍾繇,袁耀現在稱帝,不是曆史上曹丕稱帝, 還需要和世家扯皮,現在袁家以最大的世家而登至尊之位,希望陳鍾兩家不要自誤。
“吾等願往!”
各部文武從楚王府離開之後,便發起了奏書聯名,時年夏時,江東奏報,黃龍隱現,有鳳來鳴,且傳國玉璽從天而降,被袁耀拾起,眾人得知後,開始一窩蜂的入皇宮。
華歆帶著眾人,一窩蜂的湧入皇宮,華歆當前對漢帝劉協說道:
“伏睹楚王,自登位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雖唐、虞無以過此。群臣會議,言漢祚已終,望陛下效堯、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禪與楚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則陛下安享清閑之福,祖宗幸甚!生靈幸甚!臣等議定,特來奏請。”
劉協猛的一驚,半天無言,隨後哭訴道:
“朕想高祖提三尺劍,斬蛇起義,平秦滅楚,創造基業,世統相傳,四百年矣。朕雖不才,初無過惡,安忍將祖宗大業,等閑棄了?汝百官再從公計議。”
華歆引李伏、許芝近前奏曰:
“陛下若不信,可問此二人。”
李伏奏曰:
“自楚王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楚當代漢之象也。”
許芝又奏曰:
“臣等職掌司天,夜觀乾象,見炎漢氣數已終,陛下帝墾隱匿不明;楚國乾象,極天際地,言之難盡,更驗諺語:南陽興,天下旺之言”
劉協聽完說道:
“祥瑞圖讖,皆虛妄之事;奈何以虛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業乎?”
王朗看著劉協這樣的說話,冷笑道:
“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有盛必有衰,豈有不亡之國、不敗之家乎?漢室相傳四百餘年,延至陛下,氣數已盡,宜早退避,不可遲疑;遲則生變矣。”
劉協大哭,哭喪著往後宮跑了去,所有人嗤笑一聲,離開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