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造化(1 / 3)

丹是色身至寶,煉成變化無窮。更能性上究真宗,決了無生妙用。

不待他生後世,現前獲佛神通。自從龍女著斯功,爾後誰能繼踵

此詩為紫陽真人張伯端所述,記於《悟真篇》之中,談的都是仙道之源流,禪門之機鋒,專明金丹之要。

卻說佛道中修行,須得是第一等人物方才了悟大道,若遇上不敬天地,一心榮華之人,自是仙佛親來點化仍是不脫凡塵。

若是有心求法,但少悟性,少根骨,百年之後難免身入輪回,一生經營,到頭成空。

釋老以性命學開方便門,教人修煉以逃生死。釋氏以空寂為宗,若頓悟圓通,則直超彼岸,如其習漏未盡,則尚循於有生。

老氏以煉養為真,若得其要樞,則立躋聖位,如其未明本性,則猶滯於幻形。

更有參不盡者,動輒走火入魔,狂亂心性,落得個死無全屍,修成個半身不遂。

當真老大難也。

卻說天地之間至此一萬六千八百劫也,一劫稱元,一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又分為十二會,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會該一萬八百歲,聞太上道祖在初元之間開辟天地,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天地即成。

世尊如來劃定四洲,各界分明,共三千大世界,九千中世界,無數小世界,四洲為東勝神州,西牛賀州,南贍部洲,北俱蘆洲。

四州生靈或人或獸,妖媚精怪,又有天地大小尊神,仙佛聖者,各安其中,享受天地壽數之福。

上有三十三天宮聖境,下有十八層地獄輪回,生死禍福皆有注數。定人倫,指大道,天地萬物勃發爭奪造化

卻說東勝神州廣雒世界之中,有一大國名喚水和國,國姓為餘,國主餘昭年號正元,乃是個中興之主,識得賢人猛將,安邦定國,國中三教流行,多的是大德高僧,高功真人,一派禮敬天地之象,百姓各得其樂。

一日正元帝閑來無事,教朝中眾臣陪步禦園之中,走至一口禦井邊,光盈盈一潭口兒照在正元帝華冠之上,皇帝驚異,連忙呼喚左右,要一個有勇氣的去井中一看是何事物。

一旁站出一人,道:‘臣大膽請願,執火下井一探究竟。’

正元帝定眼看來人,正是中郎將陳嚴,當即吩咐左右取了燈火,教陳嚴披甲下井,牽了一根繩兒,一頭係在陳嚴腰上,一頭著在幾個有力氣的侍衛手中。

陳嚴立在井邊,回頭對那幾個侍衛小聲說道:“如有差錯,可盡力些救我性命。”

幾個侍衛不在話下,都言自當盡力。

陳嚴當下謝了,跳入井中,那幾個侍衛猛力拉住,不多時,就聞井下發聲:“可鬆鬆力,讓我再下去些許!”

便又慢慢的鬆力,倒覺得手中繩兒不勒手了,井下又傳來陳嚴聲音

“陛下,此井水卻不深,剛沒入臣小腿處。”

井上正元帝聞言,回道:“愛卿可看見放光之物?”

“陛下,臣在井壁上時,倒還有些光亮,如今到了井底,卻是手中燈兒都滅了!”

正元帝聞言驚異,正思索何因之時,一旁有人站出,對正元帝恭敬道:

“陛下,此物不見凡人,想必最是神異,又放神光,應當不是妖邪之物,可教陳中郎著力尋找,陳中郎勇武異常,若尋不見,想必宮中人物除卻陛下之外,也都一般結果,但陛下貴為九五,豈能容身陋井之中,隻說是機緣不顯,惜失寶物。”

說話的是太史令劉庚,正元帝聽出此言誇他勇武,自然欣喜,想到:我宮中寶物甚多,要論神異之物,也有那麼幾件,倒是不稀奇。

當下便也慢了性子,吩咐劉庚向井下傳言

劉庚走至井邊,高聲呼到:“陳中郎,可著力尋找,若是實在尋不見,那也罷了,牽牽繩兒,我這邊明白,當下便把你拉上來,陛下寬恩,不會怪罪你的!”

井下陳嚴聞聲,當下心裏就有些話了,他想:我是自告奮勇下這井的,若待會上去拿不出東西來,須是惹得他人笑話,自家也臉紅,陛下雖然不怪罪,當以後也必定看輕了我也。

當下用手伸在水裏亂摸一氣,也還不見得,氣的陳嚴把燈一擲,低聲暗罵到:“不想見人,卻為何放光誘我下來!”

剛走兩步,便覺得這黑漆漆井中倒有些光亮,當下欣喜若狂,轉身看時,卻見那盞燈倒在水裏,卻不曾熄滅,反倒亮起光來了,陳嚴哪裏見過這等景象,倒有三分害怕,轉念想到:此是天子居所,妖邪也是不敢進犯的。

又壯起膽子,往那燈走去,也不了踩了一處苔蘚,溜了一跤,他以為靈異發生,大喝一聲,展現威氣,霎時間火光大作,把那井水燒幹,弄得井底火炎土燥!

陳嚴連忙附在壁上,躲了災禍,卻不見火滅,又見那火攀上井壁,連繩子也燒沒了,眼看要燎到甲胄,便脫下了鎧甲,往火中一扔!

那甲胄遇到此火便化,陳嚴正歎時運不濟,卻見厚土下一陣聳動,一株樹苗破土而出。

陳嚴哀心不改,怒道:“我是朝中虎賁中郎將,手下軍士勇猛,護衛皇家周全,如今豈能落個這般憋屈死法,這火定不是凡火,待我下去燒個幹淨,也教人無處尋我,要是落得個為主而死的名聲,也是不枉!”

當下跳入火中,那火立即攀上陳嚴身軀,他隻覺得燥熱難耐,卻無半點燒傷疼痛,當下生誌又起,便尋思教人把他拉上去,卻不知正好踩在了那樹苗上,那苗兒猛躥,當下有二丈來高,把陳嚴托到空中。

井上一眾人物,見火光閃耀,衝出井口,不免失聲驚恐,幸得正元帝心性完足,高聲喝道:“取水來滅火!先救得陳愛卿性命!”

幾個太監屁滾尿流搬碗碟,運木桶,取水來了。忽聞天上一陣霹靂,閃電驟起。

劉庚連忙拉住正元皇帝說道:“陛下需避些時候,陳朗中性命急切救不得了!”

眾人都稱是,死命抱住皇帝,正要退出禦園之時,一道天雷直擊井口,眾人驚訝不語,劉庚歎息道:“可惜了陳中郎一條性命!”

話語剛落,腳底猛地震動,一株萬年青自井口衝天而起,極為迅猛,已是離地十來丈,天空又是雷聲大作,劈在樹冠之上,半晌時間也不曾停息,眾人隻聞的焦糊之味,連連捂住口鼻。

少頃,雷避,幾個太監受吩咐往那株萬年青去靠,一個個畏畏縮縮,膽戰心驚,伸出去的手,又不免縮回來,眾人看的焦急,都高聲喝罵。忽然樹冠上傳下來一道聲音

“列為大人為何驚呼?”

劉庚聞言,走上前去,叫道:“可是陳中郎?”

樹冠上高高落下來一個人,激起一地塵埃,眾人看時,正是

虎背狼腰,猿臂彪腹,爭顯威風氣象;虎背狼腰,千斤氣力動太嶽,猿臂彪腹,萬般崢嶸衝鬥牛。赤身神紋耀赫赫,紫龍火鳳自穿梭。晃一晃,日月聳動;搖一搖,萬獸無蹤。眉心一點玉華金,呼喝三聲氣勢凶。恰似顯聖二郎臨凡,更如韋陀尊者托塵!

眾人見欽宇如此神人之態,個個目瞪口呆,劉庚見此也是詫異非常,忙問道:“你真是陳中郎?”

陳嚴聞此哈哈大小,說道:“幸得逃生,兄長反倒不認得我了?”

他二人私下之中常有來往,自是關係甚好,如今陳嚴死而複生,歡喜異常,一時間不能自已,在眾官麵前稱呼兄長,自然不合禮法。

但列為王公大臣意不在此,都沒能反應過來,當下都伸手拉著陳嚴問詢。

正元皇帝上前令退左右,近前笑道:“朕為得寶物,致使朝廷肱骨險些喪命,實乃朕之過也,幸陳愛卿吉人天相,留得性命,卻不知井下何事如此利害?”

陳嚴忙道惶恐,便講井中之事一絲不漏全說了出來,眾人聽聞都直呼奇異,卻將眼睛都放在陳嚴身上那龍鳳金紋上。

正元皇帝見此,教人一麵取了衣裳清水,一麵教人在禦園之中擺上宴席,親自順衣捧水,要與陳嚴。陳嚴連道不敢,正元皇帝卻道無妨,無奈之下,隻好受了。

一旁那些左右仆射,各部尚書或撇嘴,或冷笑,心想:我具此高位,尚不得天子如此,不知小小中郎將,怎敢安而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