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振官威立木求信
兩個月後。公孫鞅笑不起來了。秦國的現實,讓他比在重泉親身感受秦俗驚心還要令他動魄和灰心。他在領左庶長後,不顧秦國公(哦現在要稱主公了)的勸阻,冒著風雪到櫟陽城轄區去試行他的初令。本來他是想在首善之區搞一個成功的試點,一來培養官吏,二來堅定主公與貴族們的信心,三來說服反對者。他再怎麼想也想不到他跟本找不到人!?不僅找不到各級官吏,也找不到一個士兵,隻在黔首(老百姓)的房屋裏找到了一家又一家,家家相同的在屋裏拷火的貧民。櫟陽如此,那全國不就是放大假嗎?他更想不到的是,當他氣鼓鼓的回到櫟陽,找主公稟報這一觸目驚心的現實時,那知主公卻哈哈大笑的說他不聽勸阻而自找苦吃。公孫鞅不解,十分嚴肅的稟告:“全國失控,無人管理,真要出什麼事,將如何是好?真要是有敵國入侵,秦則亡矣!”
秦國公哈哈笑到:“決無此事。愛卿真乃不知秦也!想我秦國在他國眼裏乃戎也,蠻慌之地誰來侵之?秦國黔首衣不遮體,服不裹食,冰天雪地,他們出門不怕凍死也怕餓死,他們怎麼可能生事?愛卿啦,秦俗是在四月官員才理事,黔首才勞作的。今已經三月尾了,馬上就要開春,你要抓緊準備,一開春就推行初令!”
公孫鞅拱手湊到:“主公!我現在才知道推行初令不易。最大困難有三:一是貧窮,國無財力;二是官府令不出門,無威無信;三是民弱,智不開化。”
公孫鞅是個謹慎的人。他知道他雖然獲得了錯法的權柄和國公的信任,在秦國總算把腳站住,可要想成為真正的秦國人和得到真正的信任,就必須錯法成功。當秦國公誌在必得一等開春就馬上推行錯法九令時,公孫鞅這才道出心中的憂慮:“主公!初令雖然隻有九條,可條條相連,牽筋動骨。現在這三大困難是我們必須克服的,而要克服這三大困難,首要的是官府威信。主公!如果我們的官府令不出府,如同虛設。我們用什麼去推行初令?”
“是啊!寡人也為此發愁。可也不能為此就不推行了吧?左庶長,你是寡人的五羖大夫!寡人隻知道不推行初令秦國必亡。所以,再難再險,寡人非推行不可。為推行初令,寡人將也再所不惜。你不要有所顧慮,隻管推行,其它的由寡人負責。”
公孫鞅一聽,主公說到這份上了,他還有什麼可說的呢?他隻好告辭,回去想推行初令的辦法了。
“師傅!答應不?若不答應,我就不起來!”
敖豹直挺挺的跪在地下。
伏在案上看簡的公孫鞅頭都不抬的笑道:
“若來客人,你也跪著?”
“這是我住的偏房,沒得客來。”
“嗯!敖豹,你喜歡跪就跪吧。你對官斷事十裏、國弱,斷事五裏、國強,斷事不過夜、更強的答案解釋的不錯。我再問你!治國必知哪些要素?”
“糧倉、金庫、壯男、壯女、老人、弱者、官吏、學士、說客、商人、馬、牛、草等十三個要素。熟悉了就掌握一國實力,方能談治國。”
這小子不僅記的熟,還知其所以然。公孫鞅心裏高興,但臉上浮出一絲笑容,口氣也現讚揚之意:“敖豹,你跟我學業半年,雖然辛苦,但也算有所成……”
“宰夫大人到!”院內,武士高聲稟報。
公孫鞅剛要起身迎接,宰夫景監已推門而進。景監一看哈哈笑道:“恕我冒昧!這不怪軍士。是我急於見你,方闖了進來。左庶長,能否給我個麵子,讓他起來!”
“敖豹!還不起來!”衛鞅笑著令道。
敖豹不起來不行了。可景監一聽這熟悉的名子,忙湊了過去看了看,驚驚訝訝的說道:
“嘖、嘖、嘖!斯斯文文的你,就是大名鼎鼎,打死猩猩的敖豹?看不出來、看不出來啊!真是英雄出少年啊!隻可惜,我沒這眼福!”
“謝宰夫大人誇獎!”豹忙給景監謝禮。
景監回過頭來:“左庶長,你為啥罰這位少年英雄的跪?你不是常說他很能幹的嗎?”
公孫鞅笑道“天天纏著要當武士。今兒到好,說不答應就跪著不起來!”
景監聽了也笑了起來:“這麼說他這人也怪,櫟陽副令他是不願當啦?”
“主公令符你帶來了?”公孫鞅高興的問道。
景監拿出令符、任簡在手裏晃著逗敖豹:“櫟陽副令敖豹敖大人,這令符、這任簡,我是帶回去呢?還是留給你!”
“景大人!帶回去。我不做櫟陽副令。”
“哈哈,左庶長!有人不當你的官哦?”景監又開起公孫鞅的心來。
敖豹急了:“我不是這塊料?我隻會打獵砍柴,怕把個官當砸了,害師父啊!”
公孫鞅笑了笑:“你又不離開我。還有櫟陽令和你一起,你跟他學三個月。”
“跟師父,我怕學不會誤您大事啊!”
公孫鞅臉一轉,冷嚴的說道:“敖豹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