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呢,陛下在哪?”一個方士打扮的人攔住一個小太監問道。
小太監麵有難『色』的左右看了看,憋了半天,終於想出一個比較文雅的詞,說:“陛下,這個這個,哦,陛下此刻應該在龍吐珠呢。”
龍吐珠?方士很明顯沒有聽過這麼有內涵的詞。但是又不能在一個太監麵前表現出自己文學水平不足啊,自己總不能連太監也不如吧。於是咳了一聲說:“恩,陛下果然是陛下,品味和修養比你我高了起碼五個層次。那個,陛下此刻在哪龍吐珠呢?”
小太監手向後一指說:“就在後麵呢。”
方士伸手剛想推門,小太監急忙拉住他說:“這個,陛下有交代,此刻不見客。一切事情等他出來再說。”
方士疑『惑』的問道:“為什麼呀?我可是有大事要稟告”
小太監麵有難『色』地說:“大事?河湟兵變算大事了吧?昨個陛下龍吐珠的時候,河湟守將過來稟告都沒讓進。我想,陛下龍吐珠的時候想必不願意別人打擾他的雅興吧。”
方士恍然大悟地說:“原來如此,這個我懂,我懂。那些文人墨客們賞字賞畫的時候都是不願意別人打擾的。好,好,我不進去,我就從這門縫裏看一眼龍顏。”
小太監說:“好吧,你可千萬別驚了駕。”
方士從門縫看進去,隻能看到唐睿宗半個身子,見他似乎坐在那裏,麵前有個大缸。缸裏正有一條魚,尖頭細尾,肚子倒挺大。正搖搖晃晃的在水缸裏遊著,不時吐幾個泡泡。方士恍然大悟,原來這條魚就是龍吐珠,平日裏都沒見過。別人都賞花賞鳥,陛下的層次果然高很多,已經開始進入賞魚的階段了。
十多年以後方士在街上又看到了這種魚。因為很罕見,所以圍觀的人很多,方士冷笑了一聲擺出一副內行的樣子,走上前說道:“很好很好,想不到我有生之年,還能再看到此魚。真是三生有幸。”
圍觀的人說道:“一條魚談什麼三生有幸,少裝神弄鬼了你。”
方士擺擺手說道:“非也非也。此魚頭小肚大,進財而不外『露』。富貴而不外流。相傳此魚出現之地,必有珠寶。故名為龍吐珠。”
賣魚的自然認識這是銀龍魚,看見有人不要錢免費幫自己做廣告,自然也懶得說破。也哈哈大笑說道:“看見沒有,看見沒有,來了識貨的了,閣下竟然認得此魚,當真是見多識廣啊。”
方士謙虛道:“過獎過獎。隻可惜我沒有帶銀兩,否則必然要將這魚買回家去。放在床前日夜麵對。要不你等我片刻,我即可去取銀兩來。”
圍觀的人立刻有人叫起來:“賣魚的不用等了,這魚我要了,我出二十兩銀子。”
方士冷哼一聲,說道:“我出三十兩。”
“四十兩。”
方士說道:“五十兩。”
叫價那人咬咬牙,喊道:“一百兩。”
賣魚的人眼睛早已經冒出火花來,死死的盯著方士,期望他再抬抬價。方士卻嘿嘿笑了兩聲,『摸』『摸』口袋走了。
這條魚以高出原本一百倍的價格賣出了。賣魚激動了半夜,靈光一動,這一動從此世上便多了個職業。托。發展數百年後,不隻賣魚的,賣鞋的賣傘的甚至賣肉的,都會雇個托來抬價了。而銀龍魚從此也多了個名字,叫龍吐珠。
事實上,當時唐睿宗正坐在馬桶上。小太監這個比喻也確實很有創意,而那條銀龍魚為什麼被擺在唐睿宗麵前呢。因為當時他對麵還站著一個人,禦膳房的管事。禦膳房管事本來是來彙報明天唐睿宗的食譜的,報到清蒸銀龍魚的時候,唐睿宗來了興趣,說這魚朕沒聽說過,長啥樣啊?晾出來給朕瞧瞧。於是禦膳房總管立刻讓人找了個大缸抬了過來。唐睿宗於是一邊出恭一邊看明天的飯菜。恰好被方士看到,由於視角問題並沒有看到對麵的禦膳房總管。所以才有了此一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