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芳、敏麗、衛民,大個李,小敢、玲玲,兩代人能集全在一起,太難得啦。其他客人都請辭而去,走光了。他(她)們還興猶未盡,說著,聊著,絲毫沒有倦意,完全忘掉了時空的存在。情到激奮處,又共同朗誦起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長沙》來。仿佛各自又回到了那風華正茂、恰同學少年叫人眷戀的可愛年代。
而玲玲,也不顧自身特殊的生理反映;雖然,單位領導照顧她,叫她多休息。可她把自己關在家裏,也不願閑著。除必要保健外,有空她就坐到電腦前,研究修改著怎樣做才能優化工序流程,充分利用各種時差,用優選法,以最快速度,造出最優質產品。
好在以前她在各個車間、各道工種之間都做過周密詳盡地調查,眼看耳聽手記,早早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不然,她也不會得心應手,搞出最符合實際情況的一流設計軟件。
眾人正和菊芳小敢一樣,走出悲傷的陰霾,展望未來之遠景,用可圈可點的工作業績和“學雷鋒老年誌願服務隊”的彩虹,給仙逝而去的老餘,搭就了一道通往天堂之橋。
願人間日月圓滿。天國安者樂陶。
千裏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而菊芳,隻能隱忍悲痛,用投身繁忙家事地勞動來充實她內心因老餘作古而造成的失落啦。
而玲玲,很快就要分娩了。作為女人,一方麵要承擔人類自身繁衍地生產;另一方麵,自身又要參加社會勞動地生產。雙重的生產任務,一樣不少地全都壓在了女人身上。而當年,菊芳何嚐不是這樣?
女性是人們社會生產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者。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老人家當年不就曾經特別讚揚過“婦女能頂半邊天”嗎?可為什麼得不到應有的尊嚴與重視?唉,不去想這些大道理了。還是踏踏實實做自家該做的事情吧。
首先,她要帶女兒去醫院複查。另外,孫輩們出生前後所需之物,她都要 一 一 準備妥貼,再往後,她隻會更忙。帶孩子,整家務。燒買做,縫洗漿……一步不到都不行。簡直就是當年大破天門陣的穆桂英,陣陣到。
而小敢玲玲能不能在前方的崗位上做出出色的成績,打幾場漂亮的勝仗,就看她這個後勤部長給不給力、稱不稱職了。
她早和老餘說好了,待玲玲生下寶寶後,男的叫未來,女娃叫錦霞。
菊芳不驚奇女兒初中時是二班;叫她想不到的是小敢兒初中時也是二班——而且兩人還是同班同學。隻不過,他們隻是一般同學;不像她和老餘那麼有故事罷了。
父子母女兩代四人,初中時都在二班。而且都是因愛生情,因情而愛,最後喜結連理,走到一塊。不同之處是,後者存在時差罷了。
有的讀者會說了,這種巧事,奇巧之事,在芸芸眾生世界,發生的概率實在太低了。俺是頭一遭聽到。
所以說,凡事都出在一個巧字上。有了這個巧字,才有了無巧不成書”這個成語。有了這個巧字,才成全了本篇拙作。
餘未來,餘錦霞,多好的名字。
老餘,你在天堂,在極樂世界,好好保佑保佑孩子們吧。保佑咱們的孫兒孫女吧。
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霞光萬道。
附近學堂裏,傳來眾學子朗朗上口地讀書聲,“……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湖麵上,金光燦燦,波動不已。似有萬千魚兒在躍動。
新的忙碌地一天開始啦。
2019年2月~4月初稿
2023年7月~2023年8月19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