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撥亂反正44(1 / 2)

本來老皇帝是想跟宋元修說一下的,即使孩子真的不喜歡後宮太多的女人,但是著皇家子嗣要緊,多子多福還是需要的,實在不喜歡就少選幾個人。

雖然他才是宋元修的爹爹,可是這麼多年他也沒有養育過這孩子,孩子已經長成了才回到他身邊,血緣上不可否認,連伺候他的老太監都說這孩子跟他當年一樣,可是實在是不好開這個口。

宋元修看出來了,他沒有急於辯駁,隻是說了幾個在縣城裏知道的故事,大多都是家裏妻妾太多造成了主人家男子沒有好處,遠的不說,就江侍郎現在這樣跟家裏的娘子也有關係。

以前嫡妻在的時候,外麵的百姓誰不說一句江侍郎為人處事不錯,即使是裝的要是江侍郎一直裝下去也挺好,他為了前程就出賣了嶽家,嫡妻死後小妾當家,以後江侍郎的官位做不做得穩都難說,再來來皇帝自己也就是最好的例子,人至中年,要不是有他在,老皇帝估計也隻能熬死在這龍椅之上。

聞言老皇帝也不想說什麼了,皇家的親情哪是那麼好得到的,為了一把龍椅,兄弟鬩牆的事情多不勝數;後宮裏那麼多女人,卻隻為了一個人的寵愛,勾心鬥角也必不可少,畢竟寵愛就那麼一點,進則雞犬升天,退則連累家族眾人。

罷了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他現在的身體已經不指望還能再有孩子了,就好好保重多活上幾年,小孫孫多,他就含飴弄孫,小孫孫少,他就拚著老骨頭好好保護好。

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張長生他們緊趕慢趕,終於在宋元修登基典禮之前回到了京都。

街上人來人往,吆喝聲不絕於耳,周圍不時還有各地口音的人在詢問價錢,一派欣欣向榮的煙火氣,讓王廷寒心裏還得意上了:看看,這就是我親親外甥管理之下的京都,以後不止京都,其他地方也會像這樣,人人臉上有笑容,以後一定能得到稱頌,他和張兄弟應該也能被後人提起。

知道兩個舅舅都回來了,宋元修就讓禮部按照原來選定好的日子進行。

新皇的登基典禮堪稱中規中矩,但是新皇後的封後典禮不僅讓百姓們難以忘記,還在史書和文人墨客的詩詞中留下了不少的筆墨。

新皇後因為懷有身孕,新皇怕有所閃失,所以沒有再讓新皇後回到自己娘家進行,而是在東宮等候著家人代她走完娘家到皇城的那段路。

早早的,張府到城門的那段路上就被鋪上了紅毯,紅毯兩旁還有不知名的盆栽花和一個半人高的桶,每隔一段路就有精壯的漢子守著,要是有人要經過那段路,漢子們也好聲好氣的上前,給人一包喜糖和喜錢,跟人商量著暫等一會,或者繞行小路。

這樣大的事情,人們還是理解,紛紛收下東西後就站在原地等待一會兒,這盛況也是難得一見。對於想上前要些錢財和糖包的人,那些漢子也都來者不拒,隻是聲明不能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