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善慈她們在雲城呆的時間越多,南城和雲城的百姓們生活得越有滋味,連好多沒來得及加入的人們都去了軍營和城主府,想要報名參加,兩輪比試下來,隻有最好的才能被選中,這樣也讓城中百姓們知道這次的任命是公平公正的。

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隻能是家中有關係或者有錢有權的才能擔任,而且當第一支統一著裝男侍從巡街的隊伍出現在街上以後,人們的議論才達到了最頻繁的時候,不論性別、不論背景,隻要你這個人有能力,慈皇女就敢用。

剩下的百姓們隻要辛苦勞作,掙到的錢財都是屬於自己的,地裏種出來的東西除了糧食要上交兩成以作軍需,再沒有其他盤剝他們的地方。

在街上或有商鋪或街邊小販,都按分類做了商稅收取,比起普通人來說是一筆天文數字,但是對商人們來說,每年除了商稅就不用再交其他亂七八糟的孝敬費和保護費,平時隻要他們出了點事情,在大街上一喊,那些巡街侍從就會馬上趕來,這不比以前好得太多。

最最主要的是,慈皇女的未婚夫在兩個城池之中建了學堂給適齡的孩子們啟蒙,一樣的部分性別,隻分班級,入學甚至都不收束脩,隻要去學堂旁邊的書店買了啟蒙所需的書籍便可以入學,書都很便宜,是現在百姓們都能買得起的地步。

聽書店裏的掌櫃說,這家書店也是慈皇女未婚夫的產業,裏麵的書大多是家中貧困的待考學子謄寫的,多數是東家發明了東西印刷出來的,就是為了慈皇女轄下的百姓們都能念書認字。而且隻要是在學堂上學的孩子,到店裏買東西都可以給點實惠。

甚至有時候學生們下午下學晚了,同樣屬於慈皇女未婚夫的酒樓有些什麼剩餘的食材和菜品,也會分給在學堂的學生們,雖然不是經常發放,也不是固定的分量的東西,可是對於家裏現在很拮據的孩子來說,那就是救命一樣的東西。

男班的情況尤其嚴重,好幾個孩子都用同一本書,家裏本來就不想讓他們來學堂,說是男孩子在家裏幫忙做些家事,到年紀找個好姑娘家婚嫁掉就好了,學那麼多東西也沒有用。

他們小心翼翼地偷偷到學堂學習,教習的先生什麼也沒說,更沒有驅趕他們,下午分東西的時候也有他們的份,回到家裏也能少受些責罰。

兩城的百姓越來越滿意這樣的生活,沒有人不把他們當人,沒有人盤剝他們,更沒有人會隨意就要了他們的命,有些驚恐的百姓開始的時候還會在睡夢中驚醒,生怕現在這樣的生活隻是他們做夢做出來的。

等著皇帝派的軍隊到達雲城附近的時候,等候多時的幾個百姓都腳步匆匆往雲城裏跑,等到了雲城裏以後才大喊起來:“打來了!壞人的兵打來了!”

夏善慈和平安早在幾天就收到了張長生給的消息,所以就已經在城裏頒了布告,為了大家的安全,最近非必要不出城,出城時要登記,要是戰火燃起,希望沒來得及回城的百姓先保護好自身安全,以待後圖。

那布告上的未盡之言讓百姓們都惶恐了起來,他們不希望這樣的日子被破壞,誰想破壞他們的好日子那就是神仙來了也是壞的,百姓們大多都乖乖待在家中祈禱,祈禱慈皇女能勝利;壯年分做幾組人定時到城外觀察,隻要有動靜他們就趕緊跑回城報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