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馬家文才(十)(1 / 1)

“聽董兄這意思,倒是有可以不同床共枕的法子。”馬文才一臉興趣的看向董誌新問道。

“我哪有什麼法子?”董誌新輕敲桌麵道:“不過是接通以前書院的法子罷了。”

這古代的屋子都是木板和紙糊的窗子,自然是沒有現代玻璃窗戶透光性好,想要如同現代那樣在一個宿舍安裝上下鋪,至少六人的布局自然是不可能的。

這古代的窗戶都是從內向外推開,在用撐杆支起來的,光線從外麵照進來的亮度有限。

若是不開門窗,整個房間都有些昏暗。雖說馬文才不一定是勤奮刻苦的人,但是隻有完美的解決采光問題,才能說服山長進行全院整改。

其實若是將傳統的裏外開合門窗換作左右推拉的門窗就可以解決采光問題。但是裏外開合門窗是古代建築特色,董誌新並不希望因為自己而改變傳統建築特色。

董誌新畢竟是一個現代人的靈魂,見識到的東西自然不少,她立刻就想到了以前的一種窗戶。

同樣是從內向外開合,但是不同於古代窗戶從下往上推開,在支撐窗戶立起來,存在一定的角度限製。

這種窗戶分左右,從中間向兩邊推開,窗戶打開最大程度可以完全將整個窗戶暴露在室外,能最大程度的讓光線進入房間。

而且這種窗戶自帶支撐杆,撐杆上有不同長度的圓環,可以將其扣在窗戶邊的凸起中,保證不管窗戶開多少角度,大風都不會將窗戶合上。

若問董誌新這種窗戶到底是那個年代的產物,董誌新自然是不記得的。大概是以前看電視劇,年代劇中看到過的吧。

別看著改窗戶的工作在現代挺容易的,在這古代可就有些麻煩。主要是廢木匠功夫,這些事情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

當然,不管是換上下鋪床,還是換窗戶改宿舍都不屬於兩天就能夠完成的。

董誌新所幸也沒想那麼多,直接沾著茶水在桌上畫了一個簡筆畫的上下鋪道:“馬兄,你看這床,一人睡在上鋪,一人睡在下鋪,即是室友,又各自有自己的床睡,豈不美哉?”

馬文才看著桌麵上的圖案,眼前一亮道:“雖然這床簡陋了些,但甚是妙哉。”

以古代的千工拔步床做參照,上下鋪的床確實簡陋了些。別說是和千工拔步床做對比了,就是和書院這木床做對比,這上下鋪的床都簡陋的很。

但是凡事都是對比出來的,就算上下鋪再怎麼簡陋,也比兩人擠一張床舒服不是。

“我這就去叫木匠做出來試試。”馬文才立刻拍板道。

董誌新確實笑著擺手一攔道:“誒,馬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馬文才愣了一下,而後點了點頭道:“你說得對,這種床鋪若是能推廣全書院,真是美哉。走,我們找山長去。”

董誌新連忙起身攔住馬文才道:“誒,馬兄,你別急啊!隻是打造新床肯定是沒辦法打動山長全員改建的啊!”

馬文才聽了立馬回頭看向董誌新道:“你是不是還有什麼新玩意?”

“誒,我可沒什麼心玩意。我隻是偶然見過一種窗戶。”董誌新一邊說著一邊雙手畫了一個長方形的框框。

“此窗戶可以完全打開,整個室內……”董誌新一時間也想不到什麼詞來形容房間光線明亮。

畢竟窗明幾淨雖然是形容房間收拾得整潔、幹淨、明亮的。但是其出處確實宋朝洪邁《夷堅誌》中的“高堂素壁;無舒卷之勞;明窗淨幾;有坐臥之安。”

而燈火通明描述的是燈光火光將黑夜變得非常明亮。和現在的已經也並不相符合。

董誌新憋了半天吐出三個字:“非常亮。”

雖然馬文才沒搞懂董誌新說的完全打開是什麼意思,但是以這一天的相處,哦,這半天的相處,馬文才多少也對這位新同學有了一些認知。

這位新同學看起來柔柔弱弱的,但是從不打無把握的仗。

不管是術數筆試,還是上下鋪的床的事情。

因此就可以知道,董誌新口中所說的窗戶,肯定不簡單。

董誌新左右看了看,身邊也沒什麼趁手的東西比劃,自己一時間也犯了懶,不想去書桌那裏拿毛筆。

董誌新抬頭看了看馬文才一眼,突然踮腳一抬手將馬文才頭上的銀簪給拔了下來。

董誌新也沒管馬文才的反應,立刻又坐在椅子上,一邊筆畫一邊說道:“馬兄,你看。”

隻見董誌新左手放在桌上,右手拿著簪子,貼著桌麵,放在在手裝貼著桌麵的位置中間,然後右手微微使力,輕輕“推開”左手手掌,直到推到90度角之後,就放下手中的簪子。

右手沾水,在手掌和簪子那裏畫了一條線,從幾何上來說,手掌、簪子、劃線形成了一個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態的穩固,在現代是不用解釋,在古代是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但是解釋不了可以用事實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