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呂家淵源(1 / 2)

呂家先祖本是太宗皇帝時期的朝中大員,為求先祖皇帝青睞賞識,私派門下朋黨多方尋仙問道,於深宅大院內私設煉丹器物,試圖煉取不老仙丹以歡聖顏。卻因月黑風高,火光靈異,被有心之人檢舉呂家人私學巫蠱之術以霍亂朝廷氣運。當世時,整個國家外有蠻夷亂境之憂、內有蝗災不絕之擾。國運正當下行,如此行跡正中太宗皇帝痛點。一朝天威震怒,斬殺呂家門人及術士百餘人。後經諍臣極力勸諫,皇上又念及呂家有開國之功,才饒了其子孫死罪。可王權之下,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遂賜“奴”字腰牌,罰呂家後人三世黥麵為萬人奴,掃街市以繼罰、嚷奴謠以延辱,上到達官顯貴,下至平頭百姓,人人得而欺之、罵之、辱之、使喚之,以此警示後人不可肆意挑戰皇權國威。經此一令,雖說此事在當朝平息作罷,可留給呂家後人的,便是毫無尊嚴可談的漫漫恥辱之路。

如此一來,呂家後人作為萬人嫌棄的灑掃之奴,在南衛巡查間隙偷偷收將起東街菜市口上的屍首,應該不會引人側目。況且由於他們常年累月地將腥亂雜物運送出城,守城的門將常常不以為意,往往不會對他們的長板車嚴加盤查。若將施正明老將軍的屍首藏匿其中,運送出城應該不是難事。

因此緣由,薛定搖帶著多年來積攢下來的軍餉——六錠銀錢和一袋銅板,找到了住在茅舍裏的呂望先,期望混跡於他們的隊伍之中,為老將軍收屍。同時許諾一旦東窗事發,她一人承擔全部幹係,絕不牽累呂家任何無辜。年逾不惑之年的呂望先雖然骨瘦如柴,卻有一雙十分明亮、深不可測的眼睛。他看著這個眉宇之間有著不凡英氣卻也陰鬱著不少憂愁的年輕人,拒絕了銀錢,隻拿了四個銅板兒作為勞工費,十分從容地答應了她的請求。畢竟是一招不慎便殃及性命的大事,薛定搖對於他的爽快頗感意外。可由於老將軍屍骨未寒,她內心已經是淒然憂焚,也就顧不得許多,隻天真地當作這呂先生是出於所謂的“人間正道”,好心相助。可是她不知道的是,這些看起來別無所求的饋贈,日後償還起來卻有千萬斤重。

看著眼前受辱的呂望先,薛定搖在人群中盡全力保持著冷靜與克製。

此刻的呂望先佝僂在地上,忍氣吞聲地繼續向這南衛賠著笑:“呂家先祖犯下重罪,作為罪臣之後,我等本就是無主之奴、喪家之犬。萬莫讓我這奴犬之麵,髒了大人鞋履。”他深深隱忍著所有的屈辱,極盡討好地逢迎著這踩在他頭上的衛兵。

見他如此卑微知趣,這南衛兵倒是覺得沒什麼意思了。吹了口胡哨嘲諷道:“奴才當久了,讀書人的文人骨氣都沒了。”踩在呂望先頭上的腳用力一蹬,回直了身子拍了拍手,了無生趣地警告了一句,“別碰不該碰的東西!”繼而揚手一揮,示意南衛繼續巡邏。

見他們有離去之意,薛定搖緊攥的拳頭稍微鬆弛下來。

“請允許罪奴打掃法場!”一語既出,震撼人心。

聽聞此話,邁出不足十步的南衛一齊回了頭。但見呂望先端跪直身,雙手抱拳於胸前麵朝南衛敬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