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與子成說(1 / 3)

劉三由席間長身而起,在胡奮的陪伴下來到宛邑長街。時值夏秋時令交替,天高雲淡,和風陣陣,很能給人一種舒爽愜意的感受。但此時的宛邑卻顯得有些荒涼,偌大的一條長街竟隻有稀稀落落的十餘個路人過客。

秦國數度進攻楚國,宛邑早已淪陷在強秦的鐵蹄之下,但由於近年秦國將重心漸漸轉移至韓國、趙國、魏國境內,就連駐守秦楚邊境的大軍都已盡數地調遣北上,所以楚地之人又漸漸返回宛邑居住。

劉三、胡奮兄弟二人牽過馬匹沿著長街一邊催馬疾行,一邊冷眼旁觀起這一座四通八達的古時城邑,腦海中禁不住浮現出一副八麵來軍的震撼畫麵,那是一個遠在此時的戰國時期四五百年後的一個時代,諸侯紛爭,硝煙四起,一個一個形同宛邑這樣的界外城邑被各個諸侯國一次又一次地用鐵蹄踏平淹沒,淪為各方諸侯爭相搶奪的口中之肉。那是怎樣一幕生靈塗炭的情景,千百年中,宛邑就像一個可憐的嬰兒,被四麵八方不斷湧現的惡狼爭相齧咬撕扯著,在這種情況之下,淒涼慘淡就成了宛邑的代名詞。

不知不覺之間,劉三、胡奮兩個人兩匹馬已行至了東城門外。

“劉三先生,蒙恬在此等候多時了!”

耳畔忽然傳來一陣熟悉的話音,卻是秦國的少年將軍蒙恬手執著一柄紅纓長槍催馬由一株蔥鬱的楊柳樹下踱步走了過來。

“蒙恬將軍怎地還未離去?”

早在半個時辰之前,劉三便命胡奮、蓋聶等人釋放了蒙恬,未料到在這許久的一段間隔之後,其人仍然滯留在宛邑。

“這一次蒙恬不幸淪為先生的階下囚,卻蒙先生以禮相待,又信守諾言將某釋放,蒙恬怎能不辭而別?另外,蒙恬有一句話要提前告知先生,某這一去,即刻便會調遣駐守在秦魏邊境的大軍來攻宛邑,這叫做‘先禮後兵’,先生請好自為之吧!”

蒙恬一席話說畢,在馬上朝著劉三拱手一禮,也不待對方有所應答,就此朝著北方催馬疾馳而去。

“三哥,待我追上去殺了蒙恬!”

“不必了,你學劍方始兩年,未必是這蒙恬的對手,先前蒙恬與火騎軍突然受製,那是因為咱們攻其不備使用了突發製人的手段。況且蒙恬的騎術精湛程度遠勝你我,即便是現在想追也追不上了,蒙恬命不該絕於此宛邑,且隨他去吧。咱們這就動身盡快地返回齊國吧,楚國攝於秦國淫威之下甚久,絕對不肯為了我們這些庶民而惹禍上身的……”

“三哥,可是……蘭姑娘她會和我們一同上路嗎?以前在齊國琅邪青石子寨,我們都過得很無憂無慮,也沒有什麼事情是我們兄弟合力辦不成的,可是這一次……三哥,我這就去替你殺了張良先生,蘭姑娘沒有了依靠,自然會跟著你一起上路!”

“五弟!此話休要再提!張良先生雖然與我等兄弟並未正式結拜,但隻要是稱呼了我一聲‘三哥’的都是我的好兄弟,事情演變到現在的境地都是我的過錯,當初我就應該強行將蘭兒留在青石子寨……不過,咱們這一趟既然出來了,現在也不必急於和子房、墨家分開,暫且在一旁靜觀其變吧。”

“三哥,可是你……”

“五弟,想不到在這一兩年的時間中你竟然成熟了這麼多,也懂得關心勸慰三哥了。對了,五弟,你今年已經十六歲了吧?再多等兩年,我就替你物色齊國最美麗的女子,幫你成家立室。”

“可是,看到你和蘭姑娘這樣好事多磨、忍受煎熬,我實在很難興起成家之想,我看還是算了吧。”

“咦,五弟你不是曾經立下過要娶七八個妻子、生二三十個孩子的宏願嗎?”

“三哥!你怎麼會記得這些事情?我當時還以為你已經睡著了……”

“那一天,你們每個人說過的話我到現在都還清清楚楚地記得。放心吧,隻要咱們兄弟趁著年輕的時候多奮鬥奮鬥,什麼好日子都會有的。”

“三哥,什麼叫做‘奮鬥’?”

“哦……差不多就是多買田多種地的意思啦。不過現在不是討論這些事情的時候,咱們趕緊回去收拾包裹逃命去吧。”

“諾!”

雖然仍自一頭霧水形同雲裏霧裏一樣,但是小胡奮在看到了自己的三哥不再愁眉不展,而變得胸懷重振的時候,也一起變得興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