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死生契闊(一)(1 / 2)

“是秦國上將軍蒙恬!”

“三哥,此人就是大秦國一代名將蒙恬?他怎麼來了?”

“大家休要驚慌,這是秦國廷尉李斯大人派遣了蒙恬將軍來協助我們出武關、至楚地。”

眾人在山道中提韁佇立片刻,蒙恬與一行鐵騎早已縱馬飛馳趕至近前,在一陣哈哈大笑聲中,英俊帥氣的少年將軍蒙恬由馬背之上一躍而下,拱手抱拳向劉三行了一禮。三十名盔甲遍身、手執金戈的火騎軍士卒齊刷刷動作如一地由馬背之上縱下,井然有序地列在蒙恬的身後。

“劉參先生如何行色匆匆至此,蒙恬差一點就趕不上替先生送行了!”

“山野庶民辦些微末小事,不敢勞煩將軍親自迎送。”

劉三微微一笑,見狀之下,早由馬背之上輕輕跳下,乘勢還了一禮。胡奮、蓋聶、魯句踐三個人不約而同地躍下馬背,一字擺開,卻是成犄角之勢將蒙恬及一眾火騎軍擋在了五步之外。

蒙恬微微一怔,身後的火騎軍士卒卻都齊聲大喝鼓噪起來。雙方人馬麵麵相覷對峙佇立片刻,隨著一陣長劍、金戈抽動聲響,局勢驟然僵持起來。

“蒙恬此行乃是承廷尉大人之命前來護送先生等人出武關至楚的,別無他意。兄弟們,都將兵器收起來吧!”

“諾!”

劉三眼見這一塊到手的“貼皮膏藥”一時之間是無法揮之即去的了,隨即哈哈一笑,撥開一眾兄弟的護衛,抬手向蒙恬作了一個邀請的姿勢。

“鄉裏庶民沒有見過將軍統帥三軍的大陣仗,倒讓蒙恬將軍見笑了。既是如此,就有勞將軍千裏護送了,請!”

“哈哈,兄弟們,廷尉大人給咱們派了一個輕鬆的美差,這一次咱們不用辛苦打仗,隻是簡簡單單地護送幾位儒家先生入楚。但無論怎樣,這總是一件差事,咱們且拿出秦國大好兒郎的氣概來,好好地為幾位先生做一次披荊斬棘、開山塔橋的先鋒!”

“諾!”

三十名火騎軍士卒再次整齊如一地和聲應諾,隨即隻見一身黑甲紅袍的蒙恬匆匆跨上戰馬,大手一揮,一隊火騎軍提僵帶馬,再度聲勢隆隆地朝著前方衝進了山道之間。一陣淩厲迅疾的急風吹過,三十名鐵騎堪堪擦著劉三等人的身側由狹窄的冗道一擁而過,任憑兄弟四人怎樣藝高膽大,也不由看得陣陣心驚。

這一條山中之道蜿蜒曲折,幾次迂回於高低起伏的崇山峻嶺之間,劉三一行人隨著蒙恬統帥的火騎軍在山中不停縱馬穿越,到也節省了不少探路的時間和氣力。到了酉時時分,劉三一行四人隨著蒙恬的火騎軍便已來到了武關。

這是一座較之函穀關更為險要的關隘所在。

蒙恬率領著三十名火騎軍鐵騎沿著彎曲的山道一舉衝上了高高的武關關隘,但眼前所見到的一幕情景卻令這位少年將軍緊緊皺起了眉頭。

劉三等兄弟四人見狀有異,匆匆並馬由山道之內一起衝上了武關。

隻見偌大的一座武關關門大敞,關內關外躺倒著數名戍守城關的卒吏屍體,這些戍卒死狀極盡淒慘恐怖,都是清一色地為人以重器擊碎了腦殼,鮮紅模糊的漿血流淌了一地,幾柄長戈七零八落地散落在這些戍卒的屍體四周。

“還有活人嗎?”

蒙恬抬首望定武關上方烽火台旁的兩處哨塔,大聲地詢問著。片刻之後,一個戍卒的頭顱由哨塔之內探了出來,以一種微弱得幾乎難以聽聞的聲音輕輕呢喃著。

“將……將軍。”

“上去看一看!”

“諾!”

身後的火騎軍中為首的一名士卒匆匆躍下馬背,沿著關隘左側處的台階一路小跑著攀上了城牆。半響之後,這名士卒方才由城牆上的哨塔中探起身形,再度一陣疾趨跑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