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乍起,房簷下的鈴鐺清脆悅耳。微風裏快入冬的天氣裏卻顯得有些刺骨。
庭院中有一個小小的亭子,亭子周圍有白色的布條遮擋著,在微風中搖曳著,裏麵有火爐、茶具、還有一個躺椅。
躺椅上坐著一個身穿淺藍衣裙,外麵披著白色鬥篷的女子。
她左手拿著一本雜書,右手端著一個茶杯,似乎是看到了精彩的片段,手中舉著的杯子已有一會兒。
身旁的丫鬟輕咳一下,女子才慢慢地茶杯放到嘴唇邊抿了一口,隨後才抬頭打量著站在麵前的婦人。
女子語氣平緩:“你說老夫人有請?”
婦人低著頭,明明在這暖和的亭子裏也不冷,但不知怎麼還是哆嗦一下:“回三小姐,老夫人說,有些事還請您回去商榷一二。”
沒錯,坐在靠椅上的女子便是鎮國公府的三小姐——宋錦韻。
宋錦韻不言不語,沉默一會兒,又喝了一杯茶才緩緩開口:“玉書,去備馬車吧!”
站在宋錦韻身後的丫鬟玉書,福了福身子,瞥了一眼吐出一口氣的婦人便出去了。
婦人聽到明確答複後,膽子大了一些,微微抬起頭看了宋錦韻一眼,又迅速地低下頭,心中不免感歎:恐怕隻有三小姐才能讓老夫人這般幾次三番的請回家吧。
玉書動作很快,沒一會兒的功夫便安排好了一切。
馬車上,宋錦韻靠在車壁上,閉著雙眼。
玉書看了看宋錦韻,微微挑開車窗布,語氣有些笑意:“小姐,咱們在這莊子上住了三年,老夫人每月十五都要派人來請您,可最近這兩月倒是勤了些。”
宋錦韻仍然閉著眼睛,聲音平淡:“嗯,想必是有什麼棘手的事情吧!”
玉書笑而不答,想必其中原由回去便知了。
鎮國公府早已得到消息,一大家子從得知消息起就一直在忙碌,最忙的就數廚房了。
因不知三小姐這三年對待吃食是否有變,掌管中饋的二夫人柳氏頭疼不已,她腳底生風,匆匆忙忙地趕去清曠院,見到老夫人趙氏,匆匆行禮,快走到桌邊到了杯水喝下,茶杯都還未放下,連忙道:“母親,三小姐如今在吃食方便可有什麼忌諱?”
老夫人相比二夫人淡定得多:“就和以前一樣便可。”
二夫人還是有些著急,老夫人語氣略帶安撫:“三丫頭這次回來,也不必太過鋪張,隻是小輩回家,你就弄一些家常菜即可。”
二夫人壓下心中的困惑,點了點頭:“是,母親,兒媳知曉了。”
老夫人看著二夫人走後,緩緩搖了搖頭:“都掌管中饋近四年了,竟還是如此毛躁。難道三丫頭會吃人不成?”
老夫人身旁的趙嬤嬤,話語帶笑:“老夫人,二夫人平時管理整個國公府有條不紊,未曾出過錯。如今,三小姐回來了,難免有些緊張了。”
老夫人歎了一口氣,點了點頭:“三丫頭近年越發冷清,不過,老國公也說了,就由著她,所以整個府裏誰不怕三丫頭。”
趙嬤嬤回憶著四年前發生的事,語氣稍稍平淡:“從大夫人和大老爺搬離國公府後,三小姐做事就更加雷厲風行了。”
“是啊!這點很像老國公,說一不二。”老夫人說完後,不知想到什麼:“紫翠,等會兒三丫頭來了,你就把我的那串白玉拿來。”
趙嬤嬤笑笑連忙說好。其實在這個家,除了三小姐的父母和老國公外,最寵三小姐的就是老夫人了。
宋錦韻不在家這三年,醉豫園都不知道還有沒有她睡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