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漢高祖劉邦對於三國時期劉備一方複漢失敗,說不遺憾是不可能的,畢竟如果有了三複大漢,後麵曆史會發展成什麼樣他無法推測,但西晉八王之亂,引起的五胡亂華什麼的也許就不會發生了。
而且他劉家天命所歸的思想會更深入人心,大漢劉氏政權也會更牢固……可惜沒有如果。
劉邦突然想到林夏之前是有連接了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隻不過林夏擔心自己提供物資、技術會讓戰爭升級、戰火範圍擴大,所以一直都沒有特別關注過。
他想到之前明朝的朱元璋、朱棣在彈幕上,遠程教導崇禎帝朱由檢處理安排國家政事的行為……
劉邦覺得他作為大漢建立者,偶爾給後世子孫一些建議應該也不為過吧?當然他會盡量低調一些,把一切工作放在私信裏完成。
至於曹魏、東吳這兩個政權就不歸他管了,他們要是找得到自己祖先,也可以求助對方啊,他是絕對不會提前報仇,把對方扼殺在萌芽裏的!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
這時期的諸葛亮本來還在認真學習,努力豐富自身學識,不過由於在天幕上超高的存在感和人氣,已經被不少人造訪過了。
對於諸葛亮的年齡不少人都還挺吃驚的,畢竟天幕給他們的印象中,諸葛亮怎麼也該是一個風度翩翩的青年,而不是一個孩……少年?
廢話,畢竟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也有二十七八歲了,而現在曹操那邊的郭嘉都還年輕著呢,更何況比對方小了十幾歲的諸葛亮了。
對此諸葛亮本人也有些無奈,因為後世人對他能力的推崇,他個人人身安全方麵還是有保障的,但是他目前並沒有出仕的打算啊。
受忠君思想影響,在有合適投緣的主公輔佐時,諸葛亮肯定也有複漢的理想,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自己現在都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的,如何能輔佐他人。
再說了有天幕這一係列的劇透,曆史方向也有很大的改變了,他
曹操對於人才吸收上永遠不嫌多,但對於諸葛亮他倒沒有急於收在麾下。
他也清楚諸葛亮在後世人氣如此之高,能力方麵肯定是不俗的,可惜對方最後選的是劉備。
並且從對方忠心程度來看,估計又是一個他得不到的人才,與其收攏謀士,不如想想怎麼打動劉備吧!
劉備還不知道曹操已經從拉攏謀士,變成連謀士的主公都想拉攏了,不然也得跟後世一起吐槽他一句“曹賊!”
魏
曹叡看著那些拿劉禪和他做對比的彈幕,感覺實在是太紮心了。
而且明明已經有後世證明是司馬家篡了皇位,他依舊不能直接處置了對方。
曹叡雖然趁著他們輿論爆發時,收攏了不少權力,但是對於司馬一族表麵上還要裝作大度一些,以安撫為主。
當然現在最重要的是自己要長壽,不然最後哪怕不是給司馬一族作嫁衣,也是給其他士族作嫁衣了。
晉
對於彈幕上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對比,司馬家一眾皇帝和宗室,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了。
但是他們不能理解的是,明明同樣都是篡權,為什麼曹家口碑要比他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