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章 隱器於身(1 / 1)

誰都不敢賭,畢竟李家幾代鎮守國門,雖說僥幸逃過一劫,卻落得一個通敵賣國的罵名。

誰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是下一個李家,在多事之秋之際,也隻能隱器於身,待時而動。

這日朝堂之上,早沒了往日劍拔弩張的場景,京中經李家一事,早已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隻餘秦予一派在朝堂之上一唱一和,而文相在看透皇帝的性子之後,也選擇暫避風頭,稱病不出。

身穿龍袍的皇帝,依舊穩坐高台之上,看著台下不發一言的眾位大臣,臉黑得更加恐怖。

眾大臣見此,更是噤若寒蟬。秦予見此,依舊如無其事地站出來,向皇帝行了一禮之後道:“臣有事要奏”

上首的皇帝見此,也知秦予所為何事,不過就是想要南域的權利,雖說上次已經答應了下來,也確實把李家搞了個賣國叛敵的名聲,但如果給得太容易,且不是很顯得自己這個皇帝任人擺布,蠢如鹿豬。便也當不知其事,裝模作樣地看著堂下的秦予問道:“愛卿有何事要奏?”

“臣要說你是與南域有關,李家通敵賣國的事已被查實,現如今雖說李玟已經身死火海之中,李良已也不知所蹤,我們更是需要派人去接替南域啊,萬一還有李玟的同夥,那我國邊境危矣。”

堂下的眾人也知道這事,心中也不禁嗤笑一聲。都知道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不過是裝模作樣,做一番形式,為秦予的人去南域接替李家,做一個鋪墊罷了,於是也大多垂著頭,不吭聲,卻豎起耳朵聽著。

皇帝平靜地看著下首的秦予,唯有黃袍之下捏緊的雙手,暴露了此時皇帝內心的不平靜,但聲音“那愛卿可有什麼人推薦啊?”

“臣身為文臣,不敢妄議軍政大事,但臣認為黃將軍身經百戰,想來是可擔當此大任的。”

皇帝聽完,看著右邊一排的武將,早就忘了黃將軍是誰。但也知道這必定是秦予的人,便皺眉道“黃將軍,你認為你自己可以擔此大任嗎?”

而此時在堂下的黃將軍,聽見秦相說到自己的名字,正是渾身激動,手都在隱隱發顫。但卻依舊低著頭,不敢抬眼看朝堂前的秦相和龍椅之上的皇帝。又聽見皇帝叫到自己的名字,連忙出列,向皇帝行了一禮道:“陛下,臣認為小人能擔此大任。”

黃將軍,姓黃,名應天,字子束。黃家曆代守護邊疆,但在一場大役之中,父兄皆喪命,而因自己年幼,一直在京中長大,身為家中幼子,長輩也多有寵愛。皇家也因黃家先輩,對黃應天多有照顧。還有人專為此人寫了一首詩:“

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

不收金彈拋林外,卻惜銀床在井頭。

彩樹轉燈珠錯落,繡檀回枕玉雕鎪。

當關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但在黃應天外祖父的支持下,在某次剿匪中,黃應天雖說沒有去到現場剿匪,卻得了一個剿匪的名頭,上麵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給了個將軍的虛銜。這次又是在他外祖父的運作下,所以秦予會在此時提到他的名字,當然這是利益交換的結果。

皇帝看著堂下的黃應天,再看了一眼,在隊伍前的秦予。便宣布退朝,翌日,就有聖旨下來,讓黃應天去南域做邊防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