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已下,在蒙山縣和祁縣中間的沂水邊上,封進站在河邊,看著自己手下的一曲人在石橋上緊張地忙碌著。一個士兵跑了過來,恭聲道:“稟曲長,沂水上的三座石橋已經全部拆除。”
封進點點頭道:“好,你們分成三組,分別守在三座石橋這邊,如果官軍要重新搭橋,就用你們手中的弓箭延緩他們的速度。若是官軍用弓箭反擊,也不必硬抗,讓他們搭橋便是。”
“遵命”
……
張營尉憤怒地看著眼前的沂水。就是這十數丈寬的沂水,完全擋住了自己這一營前進的道路。
張營尉奉命駐紮在蒙山縣,今天半夜時分,突然有士兵來報,說看到了祁縣方向燃起的大火。張營尉趕緊召集全營一千人馬,隻留下蒙山縣本來的五百人守著縣城,就急忙朝祁縣趕去。沒有料到,來到沂水河邊,卻看見原本橫亙在水上的石橋已經被人拆掉。派人向上遊和下遊分別查探,附近的四座石橋竟然全部被拆了。
自己這一千人已經被困在了河邊。張營尉越發著急,這肯定是會仙山上的響馬所為,估計這會祁縣應該被圍甚急,不然剛才也不會燃起大火報信。張營尉急得團團轉,再想搭橋的話,一天也未必能搭起來。如果繞道而行,就要花費將近三倍的路程,去過石林縣境內的橋,自己這一營基本都是步兵,等趕到祁縣,黃花菜都涼了。
自己難道就困在這裏麼?張營尉臉色複雜,……
這正是天青在會仙山上提出的計劃中的一部分。
第一,派遣封進帶一曲人馬,趕到蒙山縣和祁縣之間的沂水邊,把河上的幾座石橋全部拆除,阻斷蒙山縣前去救援祁縣。
第二,派來呼兒帶領兩曲人馬,深夜趕到祁縣城下,故布疑陣,多立火把,大聲鼓噪,造成一種會仙山響馬全軍出動的架勢。深夜之中,隻憑祁縣的一千五百官軍,是不敢出城作戰的,他們一定會死守待援。來呼兒膽大心細,派他幹這事正是合適。
第三,宋老關守在會仙山,天青留下一曲人馬,另外把會仙山上其他能勉強作戰的人,全部發動起來,守住會仙山口,防止蒙山縣官軍因為過不了河,而轉頭殺向會仙山掏響馬的老窩。本來這事天青原本屬意宋都的,可是宋老關一定要宋都跟著天青出戰,自己留下守山。天青無奈也隻好答應。幸虧,剛投靠天青的那個遊遠心自告奮勇,要幫著宋老關守山。看著晁聞臉上的慷慨激昂狀,天青反倒覺得他這裏邊怕死的成分居多。
最後,也是整個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天青和宋都帶領剩下的一千響馬,賀南、封進、宋山全部跟隨,埋伏在沂水邊,這裏是石林縣通往祁縣大道的必經之路。一定要在短時間內把石林縣增援祁縣的一個營消滅在沂水河邊,隻有這樣,天青才能繼續下一步的計劃。
宋都趴在天青身邊,看著石林縣官軍從橋上已經過了一半,低聲道:“兄弟,差不多了吧,這一千人要是全過來,怕是吃不消啊。”
天青沉聲道:“不,要等他們全過來。我們不能讓他們中間一個人回石林縣,別忘記了石林縣還有五百官軍呢。”宋都默默點頭。
一千官軍已經全部走過石橋,天青拉過身邊的宋山道:“宋山,你帶本曲人馬,立刻穿插上去,堵住橋頭,就算死光了也不能讓官軍退回石林縣。其他人,衝!”
會仙軍響馬發出大聲的呐喊,向吃驚的官軍衝去。天青身上已經不是那一襲青衫了,他穿上了一層簡陋的皮甲,長劍揮舞,仍舊是專殺軍官,在官軍中輾轉騰挪,慢慢地向中間騎在馬上的官軍營尉靠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