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天的忙碌,天青終於把魯山留守的第一營和兩千多婦孺轉移到會仙山,住進了臨時搭起的棚子裏。天青委托宋老關,帶著幾百人在來呼兒的老營附近,建造房屋,叫宋小環和一幫婦女,把幾片地勢較緩的山坡開墾成農田。現在已經是秋天了,冬季來臨前,還能收上一茬玉米來的。
雖然來呼兒的有的部下對投靠天青略有微詞,但是來呼兒都心甘情願的為天青效命,他們雖有抵觸,也不是那麼大。而且,這種小小的抵觸在見識了天青的身手以後,也煙消雲散了。天青為了不激起來呼兒和會仙山一千多號人的反感,把他們單獨編成了第二營,還是由天青擔任都督,原來的第二營劃到宋都的第一營中去。這樣,兩個營的編製都達到了滿額的標準,每營都有一千多人。
原來的第二營軍官,天青隻留下了封進一個人。每營分為四曲,天青親自擔任二營一曲的曲長,來呼兒是第二曲的曲長,並代理營尉,天青不在時替他帶領二營。賀南是三曲曲長,封進任四曲曲長。
並且和宋老關宋都商量後,天青把兩個營集中起來,由自己統一訓練。於是,讓宋家響馬們心悸的魔鬼訓練又開始了,看著會仙山的人在天青的小木棍下痛苦地哭爹喊娘,宋家響馬心裏終於平衡了一些。
除此之外,天青還做了幾件事情。
天青語錄一: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個理由,有個名頭。咱們既然是響馬,身上就肩負著把響馬這項偉大事業發揚光大的重任,不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響馬,必須打出一個鮮明的旗號來。
後果:會仙山上樹起了一麵巨大的杏黃旗,上書三個大字,會仙軍。並且在兩旁各有四個小一碼的字,替天行道,造反有理。
天青語錄二:凡事欲則立,不欲則廢。帝國主義,不對,說錯了,是青州衛所亡我之心不死,咱們又剛送了他們一個敗仗,得時刻警惕敵人的瘋狂報複。
後果:訓練更加嚴格,士兵更加哭爹喊娘。天青更是派出了幾十個情報人員,深入到敵人重兵防守的大城市裏去,密切注意青州衛所軍的調動情況。現在情報工作剛剛開始,也談不上什麼打入敵人內部。情報能手更是沒有,這事天青隻能親自抓了。
天青語錄三:團結就是力量。一定要把響馬內部矛盾消滅在搖籃裏,把工作的中心轉移到無限的反抗大周事業中去。
後果:頒布一些簡單的法律,強調軍民魚水一家親。會仙軍不得擾民,不得欺壓良善,無故殺人者償命。允許*,但是絕對不能霸王硬上弓,注意事完後給錢。
派人聯係青州境內的其他響馬,如玲瓏山那個剛結婚就死了丈夫的小寡婦紅娘子,還有那個好色的吳海,等。約定共同進退,有什麼好事都想著其他人。即使,熱臉貼了個冷屁股,不過按天青說的,起碼咱們心意到了。
天青語錄四:現在天下大亂,咱們響馬最缺的是什麼呢?錯了,不是女人,他娘的賀南虧你還當過和尚呢!這麼六根不淨,小心我抽你。是人才!尤其是政治人才。那些讀書人,都不怎麼看得起造反殺官的響馬,認為咱們是反賊,當然本都督例外。這種情況想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過,以後你們誰要是碰見擅長內政的人才,先給本都督搶回來再說。
後果:此後,會仙山上下來的人,看見一個讀書人就用綠油油的眼睛瞪著人家,看得人家還怪不好意思。
事情繁多,天青隻能一件一件的來做,當然,軍隊是最根本的保證,天青在訓練上下的功夫最多。把後勤種田之類的事情都交給了宋小環和宋老關去做。
這一天,天青房裏來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進門就給天青跪下了,口口聲聲說堅決不願意再去種田了。天青好說歹說,種田是咱們會仙軍生存的保證,沒有糧食,士兵們怎麼去打仗呢?可那老頭就是不聽。
天青急了,問他都這把歲數了,難道還能上陣殺敵麼?為什麼不願意種田?
老漢怯懦道,專業根本不對口,自己是鐵匠科班出身,根本不懂得侍候莊家啊。
天青眼前一亮,你是鐵匠?叫什麼名字?
小人叫張戶,當年我可是師父手下最優秀的學生。老漢臉帶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