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曼歌當即便把她的想法跟這大娘說了。
羅衣坊離她這攤子不遠,這大娘聽得她說是羅衣坊的老板,便信她說的話是真的,畢竟這鋪子開了好多年了,她也在這條街上,自是知道的。
聽了夏曼歌的建議,她很是心動的。
略一思索後,大娘把心底的顧慮說了出來。
原來,她這攤子,雖然不大,可這每日生意也是不錯的,特別是她賣價不高,這整條向陽街上也僅她一家賣絹帕的攤子,銷量自然就大了。
可她自己一個人繡不出來這麼多帕子,於是四鄰八舍的年輕媳婦兒,閑著沒事,便會去她家裏 做繡工,多少能掙些錢補貼家用。
她現在擔心的是,她若去了羅衣坊,這些跟她幹的人便會少了這份收入,她不能隻為自己考慮。
夏曼歌敬佩大娘是有大義之人,而且她這鋪子本就需要大量繡工,便跟大娘承諾,改日都帶了去羅衣坊,隻要繡工過關,這些人她全要了,繡娘們也都聽她的,便讓這大娘做個管事。
大娘一聽夏曼歌如此豪爽,頓時驚喜不已。
當即收了攤子,帶夏曼歌回了她家。
一進院子,夏曼歌便看到好些人都在忙著做繡工,粗粗數了一下,大概有一二十人的樣子。
夏曼歌一個個看了過去,隻見這些繡工年紀都不算大,且願意做工補貼家用的,也多是想要真心過日子的,能吃得了苦的老實人。
她沒有不放心的。
大娘跟這些繡工說了一下去羅衣坊的事,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見。
隻聽人群中一個穿著粗布麻衣的小媳婦問道:“馬大娘,我家孩子小,不能離開太遠,不知能不能還在這院子裏做工?”
馬大娘不敢隨意做主,眼神看向夏曼歌。
夏曼歌倒覺得這是小事一樁,隨即承諾,“羅衣坊距離此處不算太遠,能去的話最好,實在不能去的,也可以繼續在這院子裏做。”
她爽快一笑,又跟馬大娘說:“隻是勞煩馬大娘要安排人來回跑了。”
送料子來,再拿成衣回去,這事馬大娘自是能操辦得好。
她當即答應,“老媽子便替大夥兒謝過小姐,以後這羅衣坊便是我們的家,小姐生意好了,我們才能掙到工錢,一定不會怠慢了。”
夏曼歌解決了一件大事,心情自是不錯。
回到羅衣坊便看到秋月手裏拿著厚厚帳本,看見她來了,馬上獻寶似的給她看,“小姐,您瞧瞧,今日便有二十幾位貴女訂了衣服,有的還訂了兩件。”
夏曼歌也高興,獎勵了兩個丫鬟每人一串糖葫蘆,才帶著她們回家。
訂單有了,繡工也有了,可這進布料還需要很多錢。
雖然這些訂單都是付了訂金的,可這也隻是訂金,買布料的錢是肯定不夠的。
而且她還想定製幾個架子,用來展示成品衣服。
思來想去,她讓秋月把庫房裏的那些首飾拿出來整理,揀幾個值錢的明日拿去當了,換點銀子進布料。
忙了一整日,又想好了明日之事,她才放心休息。
第二日一大早,夏曼歌又帶兩個丫鬟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