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
“竹蟲依靠竹子的養分生長,它們會寄生在竹筒內,從竹尖逐節往下吃,最後藏於根部,體肥停食,準備破蛹而出。竹蟲富含高蛋白、氨基酸,吃起來還有奶油的香味兒,油炸出來最是美味,還是一種補品!”
竹蟲
“竹雞看起來像一種鳥類,它的羽毛十分漂亮,竹雞具有補中益氣,殺蟲解毒之功效,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竹雞不僅是美食,更是一味中藥!”
竹雞
“金蟬花是一種大蟲草,是菌類!不僅是食材更是藥材,金蟬花是由蟬的幼蟲在土裏受到真菌的感染,幼蟲就會成為真菌的養分,真菌吸收了蟬的養分之後,就會從土裏長出金蟬花,金蟬花長出來的時候,土裏的幼蟲也就隻剩下了軀殼,用金蟬花燉雞湯,不僅更加美味,還有滋補的功效!”
金禪花
“竹燕窩,又名竹菌,竹花,竹菇,竹蓐,是一種特殊的嫩竹寄生蟲食用竹汁,殘留的竹汁經適宜的溫度和水分生長出來的真菌,同時汲取竹汁,竹蟲的營養,蟲竹菌共生,舉世罕見。其形味如燕窩,口感潤滑,清爽,集鮮、嫩、脆、爽口之特點於一身,營養價值堪比燕窩,故稱植物燕窩。按其品行可分為幹品竹燕窩、速凍竹燕窩、優級竹燕窩、特級竹燕窩。幹品竹燕窩呈墨黑色,特級品呈金黃色。”
黑色的部分是竹燕窩
“竹蓀又名竹笙、竹參,常見並可供食用的有4種:長裙竹蓀、短裙竹蓀、棘托竹蓀和紅托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幹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後”。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鬱,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黑色的部分是竹毛肚,白色的部分是竹蓀。
“竹毛肚,又稱竹蓀蓋,常見的竹蓀,上麵有一個菌帽,顏色略微發綠,表麵凹凸不平,形似毛肚。竹毛肚分為長裙竹毛肚、冬蓀毛肚、棘托竹毛肚,以其脆爽的口感,鮮美的口感,成為不可多得的素食。同時還具備滋陰補腎,降血脂等功效。”
竹毛肚
“竹蓀蛋也稱為竹蓀菇,竹蓀蛋即竹蓀胚體,由夢蓀、孢子、菌蓋、外包被四部分構成。夢蓀又叫竹蓀菇,是未出完的竹蓀胚,呈乳白色,蘑菇狀,入口清香嫩脆;外包被和菌蓋,呈乳白色半透明網狀,又叫竹蓀花,入口鬆脆味鮮。”
竹蓀蛋
“竹胎兒是竹蓀的子實體,是一種在竹蓀蛋中尚未開放的胚胎。呈乳白色,蘑菇狀。”
“竹胎盤是竹蓀蛋的外孢,也是竹蓀蛋對土壤吸收養分的關鍵部位,具有健脾益胃,益氣補腦的作用”
竹胎盤
“宿主啊,從新鮮竹子裏生長出來的酒叫做竹子酒哦!崽崽這裏有竹子酒的釀造方法哦!”
陌然眼睛一亮,這個竹山莊簡直絕絕子,她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住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