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要開學了,到時候咱們提前去春城聚一聚呀,畢業了你們就回去了,咱們畢業之後好久沒有聚了。”新式傣樓裏,一名身材纖細的女子,穿著傣裝,坐在秋千上一邊擼著貓和一邊和本科室友打著電話,臉上洋溢著笑容。
打完電話,女子放下了手機,眺望著村寨,村寨裏的傣樓,錯雜布局著,黑色頂的房子是傳統傣樓,藍色頂的是新式現代傣樓,寨子裏唯一金黃色,金碧輝煌的則是佛寺。
在這裏具有濃鬱的佛教文化,佛塔,佛寺在村村寨寨星羅棋布,人們有著虔誠的信仰,相信萬物有靈。
這名女子叫刀喃罕,名字就很有民族特色,今年二十一歲,是一名二本畢業大學生,本科剛大學畢業就考上本校的研究生,現在是研零。
對於研究生考試,很多人都希望去更好的學校,但是對於刀喃罕來說非常滿足現狀,雖然不是太好的學校,但是很喜歡,喜歡學校,喜歡專業,喜歡老師,喜歡學習各種民族節日,喜歡學校民族範圍。
而且近年,考研越來越卷,二本大學也有好幾千人報考。刀喃罕與室友一起努力學習,一起卷,最後全宿舍都考上了研究生,成為考研宿舍,在學校名聲大噪,還上了當地新聞。
看了一會兒村外的美景,回過神來看了看時間,顯示十二點零五分,時間到了午飯時間了,要去茶地裏給母上大人送飯了。這裏的局麵種著茶葉,橡膠,咖啡,火龍果,香蕉,芒果等各種熱帶作物。
茶葉便是,家裏的收入來源之一,四十畝的茶地,每年可以為家裏創造一筆很大的收入。
茶葉平時主要由母親帶領工人采摘,中午一般是不回來的,刀喃罕主要負責給母上大人送午飯,其他工人則隻能夠自己帶午飯了,在這裏請人采茶基本都是這樣。
走下傣樓,從三樓下樓,走到另一方的廚房,由於是在村裏,麵積比較大,加上家庭條件還比較好,家裏的自建房,房子院子這些就非常大,有前院,還有種滿了熱帶水果的和熱帶座位的後院。
廚房裏,姐姐正在往飯盒裏裝菜和飯,家裏做飯手藝最好的便是姐姐,平時在城裏上班工作,放假了帶著孩子回到家裏,有時候也會去幾百公裏之外的其他市,去看看公婆。
“姐,把我呢那份也裝進克,我克地裏麵和媽一起吃”。刀喃罕用方言說到,家裏常用的交流語言是傣語,在這個家裏彙集了好多個支係的傣族,但是有時候交流也會說一些方言。
“是啦,是啦,我已經裝了”。女子快速往飯盒裏麵舀飯,把碗裏的一半菜倒進去了。
看著這麼多的飯菜,咱們主人公到喃罕說:“太多了,我們兩個吃不完,拿出克一點”。
“行了,行了,我都裝了,不拿出克了,你趕快去,吃好了早點回來,我們克鎮上買一點東西,今晚吃火鍋”。聽到妹妹的話姐姐幹脆說道,讓妹妹快點去送飯。
拗不過姐姐,刀喃罕拿起飯盒,拿起電動車鑰匙準備出發了,上到車上,插上鑰匙,出發了。
這個鎮屬於壩子,類似於小盆地,中間比較平坦,如今農田上一片金黃,稻子要熟了。在路邊騎車,還可以聞到一陣一陣芒果的香味,在這裏家家戶戶基本上都種著水果,這個季節比較多的就是芒果和桂圓,當然桂圓的味道隔著皮無法聞到。
剛出發,走了幾百米就到了一個坡,慢慢的放慢速度,但是還是停不下來,隻能急刹了,終於把車穩住了,要不然要衝下去了,雖然有五六年的騎車經驗,但是技術還是一如既往的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