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過年後,在老家經常能聽到一種鳥叫聲,好像在說:苦錢,苦錢嘍!苦錢,苦錢嘍!隻要這個鳥一叫,就說明打工的人快要出門打工了。等到過幾個月再回老家時,再也尋不到這種“苦錢鳥”的蹤跡了,等到過年期間又飛回來了。
聽我媽說過一個故事,說那是一個災年,農民種下去的小麥在揚花期間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這場暴雨下了十天半個月,房屋都被淹了,家裏儲存的糧食也在泡後水被大水衝走了。每家每戶都這樣,雖沒有人身安全問題,但是沒有吃的,那個年代沒有零食之類的,食物都是現做現吃,逢年過節才會買一點糕點來送親戚,自己卻舍不得吃上半點。
都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大人餓了還能靠意誌力忍一忍,可小孩子不同,一餓就哇哇大哭。大人沒辦法,有的隻能爬上高高的榆樹上摘榆樹的嫩葉來供一家老小充饑。還有的扒樹皮來煮著吃,為了緩解饑餓,還有的去挖蘆葦根來咀嚼,但是蘆葦根吃多了肚子會發飽,好幾天不想吃飯,肚子還鼓鼓的,啪在肚子上肚子梆梆響。不久之後洪水就退去了,但是糧食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值得慶幸的是麥子還依然屹立在莊稼地裏。但是經驗豐富的村民們都知道,就算麥子還站在地裏也沒用了,以幾輩人積累下來的經驗所知,揚花期間下大雨,等於還沒授粉就被雨水給打掉了,怎麼可能會有糧食收。後期麥子還會發黑,等於這一季的收成都白瞎了。
村民們看著這自己辛苦種的麥子,一家老小幾張口就等著這些糧食救命呢,現在看來是指望不上了。後來村裏收到了一些救災物資,但是物資有限,吃一天就少一點,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就在好多村民商量著想帶著一家老小到外地討飯時,忽聽樹上有鳥叫聲,好像在說:泡裏有,泡裏有!起初人們還沒在意,後來這鳥叫的頻繁,早中晚都在叫。有個有心的人在心裏琢磨著:泡裏有,泡裏有,會不會是在告訴別人麥穗的泡裏有糧食呀!於是這個人真的就去田裏麵撚了幾穗麥子在手中揉了揉,竟然真的揉出了麥子,隻見那麥子嫩綠嫩綠的,雖還不大,但是也給人帶來了新的希望。
後來這個人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大家夥,村民們個個激動得都哭了,隻要麥泡裏有糧食,再過幾天,就可以打一些青麥仁回家用磨磨成麥糊糊喝了。說來也奇怪,這個“泡裏有”的鳥在人們都知道糧食還能有收成後就消失不見了,人們再也沒聽到“泡裏有”的叫聲。
人們都感念老天爺的恩澤,隻要老天給收,人們就餓不死,這是上天在眷顧人類。村民都說這個“泡裏有”的鳥是天上的使者,是上天派來提醒人們的。
都說人定勝天,但是我覺得人類在大自然麵前是那麼的渺小,那麼的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