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經常纏著外婆,讓她說以前的事情。以前和現在可不一樣,那時候沒有高樓大廈,沒有機器的轟鳴聲。每到飯點時家家煙囪都冒著煙,那時的農村都燒大鍋灶,不像現在都燒電燒煤氣。
以前雖然說人生孩子生的多,但是都是住在一個院子裏的,居住的比較集中。所以就形成了地廣人稀的景象,還有就是剛解放沒多久,生產勞動力不足,群居是最好的一種方式。
外婆說她家門口以前啥也沒有,沒有房屋沒有樹木之類的,每天坐在門口吃飯,一眼就能看見很遠。特別到夏天的時候,都喜歡跑到門前的空曠處乘涼,拿著一把舊蒲扇,蒲扇的邊邊上用破布包著,破布上麵滿是密密麻麻的針腳,用起來也算好用。她們那時候雖然窮,吃不飽,穿不暖。但人情尚在,有什麼事情東家幫西家也幫,小孩子去誰家玩中午不回家,那家人也會主動把孩子留下來吃飯。外婆家的門前人最多,一到晚上,好不熱鬧。
她們經常能看到遠處有藍幽幽,冷森森的火球跳動,像煤氣灶裏的藍火差不多顏色。火球不止一個,有大的有小的,遠遠望去它們仿佛在跳舞,有時是滾動的,有時是跳動的,還有的時候突然一分為二,跳著跳著又合二為一了。那時候的人看到這樣的火球,都說是鬼火,裏麵帶著死去人的靈魂。
以前窮的吃不上飯的時候,家裏麵孩子又多,都沒衣服穿,老大穿小的衣服老二穿,等穿到老五老六時都破的不像樣了,男孩子還好,有條褲衩遮羞就好,可是女孩就不一樣了,沒衣服褲子穿都出不了門,還有的褲子屁股上爛的洞補都沒法再補了,女孩子怕羞,所以索性都不出門。所以說為什麼大閨女出嫁前首先要讓婆家扯幾匹布,就是為了做兩件像樣的衣服,這個布在當時可貴重了,有時候好看的有錢都買不到。這個可不是信口胡說的,在以前蘇北皖北泗靈睢那塊農村很常見。如果找一個農村生活的七八十歲的老人問問,他們都會很樂意跟你聊聊以前的艱苦歲月。
在那個年代,人死了,窮的都買不起棺材,有的用草席裹裹就下葬了。那時火葬還沒完全普及,因為在老一輩人的思想裏頭,人的屍體如果被燒了,那麼靈魂也會受影響,燒屍體是對死者的大不敬。所以導致好多屍體腐爛後產生的一種磷狀物,如果人和動物經過,摩擦產生的細微熱能把磷給點著了,就產生了人們所看到的藍色鬼火,當然這是站在科學角度來說的。
有好多年長的說鬼火其實就是人死後的執念,時間久了就忘記了生前的一些事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新的物種。雖然它不害人,但人類也不要去招惹它們,天有天道,人有人道,鬼也有鬼道,超出自己認知的事情千萬不要去觸碰。都說無知者無罪,但是有些東西,招惹了不是一句無知無罪就能解決的。
在我中華悠久的曆史長河中,有多少事情是我們不知道的,還有多少東西被我們給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