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天從京都返回陽華地區的時候,調查組已經撤了。

這些政壇上的人,不是一般的敏感,消息也是一個比一個靈通,得知老人召見了葉天,立刻就揣摩出了信號,短短一天之內,就直接從陽華地區撤走。

這也代表著,對於陽華百貨的調查有了一個比較確定的結果,那就是屬於合理,合法的改製範圍。

有了調查組這一次的動作,日後無論陽華百貨怎樣發展,至少地區,甚至是省裏,都不會有人再會胡亂幹涉了。

否則就是在質疑調查組,這頂帽子,可不是什麼人都能戴得起的。

省裏領導再強勢,難不成還要為了這樣一件事情與京都的部門掰手腕?那明顯不可能。

葉天才剛剛下飛機,就接到了一個消息,電話是蘇寒打過來的。

原來,就在葉天前往京都的這兩天,北方一家國營礦業公司派出了一個代表團來到了陽華地區。

蘇元橋作為專員,自然盛情款待了到來的代表團。

蘇國運來的全新設備,已經快要抵達了,這段時間蘇元橋也一直不斷嚐試在聯係各個大型礦業有限公司,想要促成與陽華地區的合作。

廣撒網還是有用的,最終還是打動了一家名為天宇礦業的公司。

這是一家在北方地區一步步發展壯大的,而且根基十分紮實,一開始的時候,還是一個草台班子,但自從有了政府的扶持,慢慢變成國營以後,立刻就開始迅速發展,如今雖說還不能被稱之為龍頭礦業,卻也相差不是很遠了。

隨著這幾年來煤礦的價格持續低迷,這些大型礦業的日子其實也都不好過,再加上機構臃腫,養老機製的捆綁等等問題,也跟其他的國企一樣,都是入不敷出,每年都要指望著財政給予一定程度的撥款,否則也很難維持下去。

所以在知曉對方的實力後,蘇元橋將計劃和盤托出的時候,終於讓天宇礦業的高層都有了一些想法。

如果真的能夠在陽華地區建立一個礦業公司,不僅能夠解決一部分人的編製問題,還能讓不少閑散人員獲得一份保障工作,這都是比較吸引他們目光的地方。

而且陽華地區的礦產不是煤礦,而是有色金屬,煤礦的價格目前太過低迷,連天宇礦業守著的幾處地方都不敢再胡亂開采,怕砸在手裏了,但有色金屬卻是不在這個行列裏麵。

隨著經濟發展日益普遍化,快速化,有色金屬在未來的市場,幾乎都是可以預見的,隻不過這無疑是一種長期的投資。

換了其他的領導,恐怕並不會樂意,或者說熱衷搞這樣的事情,因為誰也不知道自己在當地的任期會有多久。

而礦產,從來都不是一個立刻就能見到收益的行業,或許兩三年,也可能是三五年,才能看到具體的效益。

這就讓許多領導等不了那麼久,辛辛苦苦搞好了,自己調走了被別人摘了桃子,那豈不是瞎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