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流民幾千人,這是要拿他們做火槍隊練習的靶子啊。
跟關門打狗一樣,錦衣衛、城防軍,持刀持槍的從城內各處把流民趕到外城,反抗的當場格殺。
然後,外城火槍護衛隊排成一個半圓,對著城門口。
對著趕過來的流民就是一通劈裏啪啦。
東元勸不住皇帝,也指揮不動這支衛隊。
索性掛了這個教官和副指揮的頭銜,躲在別墅裏不出門。
手裏沒權沒勢沒武力,隻有兩個糟錢,遇上皇帝和官紳們武力執行強權,竟然一點辦法都沒有。
城門關了5天,屠殺進行了5天,最後,城裏的流民和乞丐被清理的幹幹淨淨,一個都沒了,連土著乞丐都跟著遭了秧。
這樣的高效率令人驚歎。
內戰果然內行!
送給他們這麼先進的武器,真是瞎了心了。
城門重開之後,進城檢查非常嚴格,衣著不整,麵有菜色的,直接拒入。
流民暫時是進不來了。
東元急匆匆出城查看訓練營,還好,流民們對這裏沒有興趣,絲毫未損。
另外幾家作坊,也沒有受損,流民針對的主要是有糧的大戶。
再去查看難民營,未受鼓動的難民倒是沒事。
參與作亂的難民,不是打死了,就是打跑了,城外難民直接少了三分之一。
救濟難民刻不容緩,暫時不需要讓他們勞動換食了。
無論從收買人心還是穩定局麵的角度出發,都要再行一次大善。
東元迅速草擬了一個計劃,叫做:平安京城,歡度春節。以此為題,寫了一封奏折,上疏皇帝。
大意是京城安全形勢如此危急,需要撫慰災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願意每天提供500石海魚保障災民飲食,請朝廷撥付少量糧食和銀兩,屆時賑災以皇帝的名義進行。
這樣的好事,皇帝求之不得,朝廷上下也求之不得,立刻準了。
東老板這次是賠本還賺不上吆喝,自己出食物,用皇帝的名義賑災。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做事不可看眼前一時利益得失。
每天提供不到30噸海產,不過是減少1500兩左右的收入,並不能算損失。
救活眼前這兩萬流民,並且安定他們的心思,這不知是功德,還是聲望。
明麵上以皇帝的名義賑災,皇帝會親臨現場麼?皇帝會雇水軍刷聲望麼?
當然不會啦,隻要雇上百個水軍,散布到人群裏把食品的真正來源一說,把東元的大恩大德凸顯出來,就可以了。
**裸的拿錢刷聲望,有錢誰不幹?
穩定安全局麵,對商業中心也有莫大好處,對其他貿易路線,更是關乎生死。
說做就做,給天津下令,調集所有捕魚船靠攏北部海域,確保每天最少供應30噸海貨。
可是,陸上運輸是個大問題,每天30噸運量,用火車汽車也就一車廂。
用馬車驢車,就要上百輛。
牲口還要吃糧草,需求量非常大。
要不把災民流民都轉移到天津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