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安全形勢(1 / 2)

農曆新年近在眼前,天氣越來越冷,這一年雖然沒有大的災荒,流民和饑民卻也不少。

陝西年年受災,每年都有災民拋棄寸草不生的土地,流離失所。

今年又加上遼陽失守,遼東難民大舉湧入關內,關內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朝廷對此情況不是不知,卻放任災民自流,束手無策。

而這些災民的移動方向,直指京城。

順天府感覺到了城外大批饑民帶來的壓力,組織士紳施舍一點糧食,每天燒一點稀粥,糊弄了事。

東元每天奔走於城外鏢師訓練營和火槍營之間,對災情有直觀體會。但是此時,他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軍事訓練上,無暇他顧。

這天紫風鈴、木氏兄妹纏著要參觀鏢師營,去訓練營的路上她們被饑民慘狀嚇了一跳。

木氏兄妹從小生活在富商之家,對民間疾苦完全沒有了解,見到城外大片大片露宿在冰雪之中的饑民,隻是感覺害怕。

他們不明白這些人為什麼不住在自己家裏,要倒臥在風雪中。

隻知道這些人家裏肯定出了什麼狀況,才會棄家而走,比如他們兄妹倆,家破人亡。

紫風鈴在天津時幾乎天天參與救災,她了解災民的苦難。現在看到這些災民,她心中又不可抑止的升起了要拯救災民的念頭。

東元已經用修鐵路的辦法,拉走養活了近兩萬名災民了,如今聚集在城外的災民,隻怕更多。

怎麼救他們呢?

到達鏢師訓練營之後,紫風鈴一直低頭沉思,她知道這麼多人神仙也沒辦法喂飽。

求孔明先生也沒用,他提供的支持都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現在東老板欠的各種債務,想想就頭疼。

東元看到紫風鈴不開心的樣子,關切的問候她。

紫風鈴忍不住,跟東元說了想救災民的想法。

東元聽完像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轉身就逃開了。

開什麼玩笑,大冷天的,上哪裏去弄糧食救濟這麼多人。

再說了,要是讓這些人不幹活也有飯吃,會惹得更多人加入饑民的隊伍。

紫風鈴想來想去,又打起了水產食品廠的主意。

現在水產食品銷售旺盛,生產已經達到了極限,每天加工20噸各類水產品。

海洋捕撈隊此時在南海作業,40艘船每天能捕獲上百噸海產,其中絕大部分販賣給了沿海各大港口,剩下20噸送到食品廠加工。

現在北方極端寒冷,白天氣溫也在零下5度以下,可謂是滴水成冰。

把捕魚船捕獲的海產都運到北方,不需要加工,放置室外天然冰凍就可以長時間保存。

按照每人每天消耗一斤魚肉計算,50噸魚肉可以供10萬人食用一天。

用不了這麼多,每天有30噸魚肉,就能救濟京城外所有的饑民。

紫風鈴算計的挺好,可她沒算經濟賬。

這個時候,一兩銀子能買20斤左右的鮮魚。

捕撈隊效率高,海魚比河鮮魚賣的便宜,一噸海魚也能賣50兩銀子,30噸價值1500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