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在床上躺了好幾天了,他尋思著如果再悶在屋子裏,他怕自己會悶出病的。他隨口對外麵喊了一聲道:“小武。”小武一聽是二少爺在叫他,馬上屁顛屁顛來到袁熙的麵前道:“少爺,有什麼事要吩咐小的。”袁熙對小武道:“小武,我在這個屋子已經待了好幾天了,你和我一起出府去轉轉。”小武頓時遲疑道:“少爺,這······”袁熙一聽小武有遲疑就不舒服了,他對小武道:“怎麼了?難道,本少爺出去,你不同意嗎?”小武對袁熙道:“少爺,老爺吩咐過您的病,最好不要出去。”袁熙知道自己的父親袁紹對自己不放心,他歎了口氣道:“那你陪我在郡守府裏轉轉吧。”小武馬上點頭道:“是,少爺。”小武在前麵領路,袁熙看到這座郡守府還是相當不錯的,有花有草有假山,在不遠處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池塘,裏麵有很多魚在池塘裏遊玩。有幾個袁紹的小妾在哪裏給魚兒喂食,真是不亦樂乎。雖然她們有的隻比袁熙大幾歲,但是,她們再怎麼說也是袁紹的小妾,他立即主動的向她們行禮。
袁熙和小武來到大堂,映入袁熙眼簾的就是主座,他知道那就是自己的父親袁紹專門做的地方,他進入大堂看了看,馬上發現一個問題,當時的人要休息談話都是跪著的,這對於他一個前世穿越到此的人來說,可以說是非常不適應,他想在那軟墊上跪一刻鍾,腿部特別是小腿肯定沒有知覺了,他想如果有凳子或是椅子那該是多麼好的一件事,他馬上回了自己的住所,當他來到他自己身前的桌案旁,他是坐在軟墊上的,他拿了幾張蔡侯紙,和一支筆,利用自己在前世學過的立體幾何的方法畫出凳子、椅子甚至是桌子的草圖,然後交給自己的小廝小武,命他找到南皮城中最好的木匠按照他所畫的圖紙製造桌椅板凳。數日後,那桌椅板凳都按照袁熙的草圖造好了,當袁熙坐在由他自己設計的椅子上,他是多麼的愜意啊。
有一天,他閑來無事,命小武牽一匹馬來,他要學習騎馬,小武知道他的少爺在家閑著沒事無聊,就為他牽一匹馬來。另外,小武還替袁熙找來了一位馬術師傅教他。當馬術師傅雙手撐住馬的脊背然後雙腿分開穩穩的坐在馬上,袁熙和小武對馬術師傅的上馬的功夫感到無比佩服。這時的袁熙對這馬看了半天總是覺得少了些什麼,小武和馬術師傅還以為這位袁二公子沒見過馬,就讓他把這匹馬看個夠。這時,袁熙驚叫道:“原來是這樣,我想到了,我想到了,唉,自己的腦子真笨。”他說完還敲了敲自己的腦袋。小武和馬術師傅對袁熙的話感到莫名其妙。袁熙命小武找兩根結實的繩子來,他接過小武拿來的兩根繩子,分別對馬鞍的前端鑽了一個洞,把繩子穿過那個洞,然後打了一個結,在繩子的另一頭,按照他自己鞋子的大小在結成一個環,另一邊也是同理。袁熙看了看掛了兩根繩子的馬鞍,點點頭差不多了,他走到馬匹的前麵,左手持韁繩,左腳穿過那個繩環,然後,深吸一口氣,右手放在馬的脊背上,他學者前世電視裏上馬者的動作,右手用力,左腳在繩環上重心往下,右腿劃過馬臀,穩穩的跨在馬背上,接著,他把另一隻腳也穿過繩環,這下他挺直了腰,騎在馬背上。小武對袁熙道:“少爺,您原來是不是騎過馬啊。”袁熙搖頭道:“沒有。”而那個馬術師傅看到袁熙隻是多加了兩段繩子,就一下子上了馬背,在他看來太不可思議了。袁熙對馬術師傅道:“那位師傅,你快來教我怎麼駕馭這匹馬啊。”那馬術師傅馬上從他的思緒中反應過來,教袁熙如何更好的駕馭此馬。袁熙在馬背上騎了幾圈後,對馬術師傅道:“那位師傅,你是不是在騎了很長的路以後,覺得顛簸的難受啊。”馬術師傅馬上點頭道:“公子,那是肯定的。馬匹在引進當中免不了有顛簸,不過時間長了以後也習慣了。”袁熙對馬術師傅道:“那我有辦法可以緩解顛簸帶來的不適感。”馬術師傅對袁熙抱拳道:“還請公子賜教。”袁熙對小武道:“小武,拿筆墨紙硯來。”不一會兒,小武把筆墨紙硯拿來,袁熙按照他自己在前世的記憶把改良以後馬鞍的樣式畫了下來,讓小武在南皮城找專門製作馬鞍的師傅製作,接著又把馬鐙的草圖畫好,讓鐵匠師傅依樣畫葫蘆造好,數日後,改良的馬鞍和新做的馬鐙都做好了,袁熙請馬術師傅踩著馬鐙,坐著這改良的馬鞍,他在上麵騎了幾圈,下馬後,嘴裏直道:“妙啊,真是妙啊,一個小小的半圓,能使人很輕鬆的上馬,一個新的馬鞍讓人感覺不像以前在馬背上那麼顛簸了。妙啊,真是妙啊,二公子真是奇才啊。”袁熙被人誇讚以後,謙虛道:“師傅不需如此,此乃小技耳。”
接下來的半個月,袁熙又釀出了美酒,作出了蠟燭,改良了蔡侯紙,還奇跡般的作出了蛋糕。袁紹得知近期外麵出來的新事物都是自己的二兒子袁熙的傑作,他非常的欣喜,他覺得也許,這失心之症對袁熙是因禍得福,反過來是一件好事。袁紹常常在眾人的麵前狠狠的誇獎了一番自己這個聰明的兒子,也使的袁熙在袁紹的心中的地位抬高。數月後在南皮城甚至是整個渤海郡都知道這位袁二公子的大名,人們一提起他都會送他四個字“能工巧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