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現在汜水關主帥已經是呂布了!”華雄也是無可奈何。
“什麼?呂布不是在虎牢關嗎?”楊修十分驚訝,三英戰呂布的虎牢關,怎麼呂布會出現在汜水關呢?本來以為俘獲了華雄,能夠兵不血刃地拿下汜水關,結果是這樣一個結果。
“呂布奉太師之命,前來汜水關,太師大軍緊隨其後,太師親自坐鎮。”華雄解釋道:“不過,楊太守你難道不知道汜水關也叫虎牢關嗎?”
“這,嗬嗬,口誤!”楊修隻好打個哈哈,尷尬地將此事揭過去。(PS:汜水關又名虎牢關,此處不細表,大家知道是一個地方就好了!)
此時,孫堅帶著部下也到了,所謂仇人見麵,分外臉紅。此刻,孫堅部與華雄部虎視眈眈地對持著。
“孫太守,華將軍已經同意接受整編了!所以大家以後都是袍澤,不必要這樣!”楊修在中間圓場。
眾人現在知道此次計策都是楊修所出,如果沒有楊修,自己一方肯定損兵折將,所以對楊修的話也算聽得進去。
“楊太守,既然華雄投降了,何不直接讓我們率大軍進入汜水關呢?”孫堅問道。
“正好,剛剛華將軍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重大消息。呂布現已帶領五萬兵馬進入汜水關,已全麵接防汜水關,成為汜水關統帥。另外,董卓還有十五萬大軍也在趕往汜水關的路上。此時事關重大,當立即稟告盟主,共同定奪對持。”楊修將剛剛的消息分享。
“既如此,我們兩軍作為先鋒,先前往汜水關前安營紮寨,等候盟主和其他盟友到來。”孫堅提出自己的意見。
“好!”楊修同意之後,也開始調兵遣將。收編的那些軍士肯定是不能讓他們繼續在戰場上的,萬一出現嘩變,從內部出現的不穩定因素肯定後果比外部的還要嚴重。楊修安排了兩千戰兵,五千輔兵,將收編的華雄軍隊押往後方,不過走的是漢中方向。
戰爭打得不僅是軍隊,更是人員,更是經濟。有了更多的人才有更多的部隊。
楊修將華雄留了下來,留他在身邊,一個是他對董卓軍隊熟悉,另一個是也讓華雄盡快接受自己,真正投入自己麾下。當然,楊修也保證了不讓華雄出戰。
幾天之後,盟軍大軍再袁紹的率領下靠近汜水關,真正與汜水關遙相而對了。
袁紹到來之後,再次召開盟軍大會,不過出席的自然少了曹操那一路人馬。眾人各自坐下,大部分人都對楊修、孫堅投來讚許的目光,不過袁術卻臉色差的要命。不過孫堅現在看袁術的眼神,也是有了很大的變化,恨不得現在就把他大卸八塊。
“德謀,文台,你二人作為先鋒有功,解決董卓三萬有生力量。此戰當記首功。”袁紹作為盟友,既要讚許麾下,籠絡下麵各人的心,至少也要大家現在團結一致。
“大家共為討董而來,每一戰都是大家共同的功勞,隻是希望大家能夠同仇敵愾,先打敗董卓。現在董卓的大軍已經往汜水關而來,留給我們大家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楊修說完這些話的時候,還專門看了袁術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