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的傾斜,也造就了楊修部隊的快速發展,時不我待,很快,一萬精兵的武器鎧甲準備完畢。
一萬精兵,一萬輔兵,這是楊修準備會盟時候的配置。當然,這裏的輔兵可不僅僅是做苦力的,對於其他諸侯來說,這輔兵比別人的戰兵還強,隻是相對於楊修自己的精兵的裝備差點。
漢中也會留兩萬的部隊。可以說,四萬已經是楊修能養的最大數目了。
最近呢,也在這邊沒發現什麼人才,不過楊修也不著急,諸侯會盟之後,等自己名望上去,不愁沒有人才,寬慰自己一把,楊修帶著典韋一同去看練兵。目前部隊主要由周倉掌管,其他各級人員基本沒動。楊修相信隻要給他們足夠的利益,他們就能夠跟自己在一條船上。當然,等有了更多的人才,有了足夠的地盤,就要擴充部隊了。
現在部隊的訓練方法,楊修可以說是古今結合。古代的戰陣,由陳宮指導周倉訓練,而楊修另外提出一些現在訓練方法,包括站軍姿,負重跑,過障礙等各類身體的鍛煉。當然,最重要的軍紀,楊修也是模仿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當然前提是這些軍人的待遇提高了不少,從以前的管飽到現在的經常有肉,當然,軍餉也提高不少。現在的軍銜製度、還有撫恤製度,楊修暫時還沒有時間改,畢竟太大動幹戈了。不過楊修已經有了打算,相信以後部隊的凝聚力一定會更強的。
不知不覺已經進了軍營,軍隊真的是讓人熱血沸騰的地方,時不時的喊殺聲讓人精神抖擻。
此時正巧有兩部各1000人的部隊在演示軍陣對抗,一方攻擊,一方防守。這些都是按照楊修的安排來訓練的,雙方兵器鋒利的部分要麼包裹號,要麼用其他的道具,但雙方的氣勢就如同真實的戰場上,相信已經訓練好久了。
一方用利於防禦的圓陣,但是此時隻是半圓,第一排高舉盾牌,將盾牌狠狠插入地上,然後用肩膀頂住。第二排是長槍,豎在盾牌之上,遠遠看去,就如同鐵刺蝟一般。再後麵是一排弓箭手,而部的長官有一小隊10人左右的親兵圍著,居中指揮。這是最小的作戰單位了,不過看著陣型,也算是訓練有術。
另一方是攻擊的,此時的陣型是典型的錐形陣。這一部應該更加擅長攻堅,部的長官是一員彪形大漢,使用的是大木棍,原本的本期是槊,看來武藝不弱。此人作為箭頭,準備向前衝鋒,邊上自然是10人小隊的親兵,裝備也更好一些。接下來幾排的話都是以長槍、長矛為主。
鼓聲響起,攻擊的一方動了起來,由於都是步戰,前進的速度是由鼓聲決定的,由慢而快變化,剛一接觸,就聽到了一聲聲的慘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