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客棧掌櫃就給自家閨女買了個院子,距離集市不遠,讓小兩口住在那裏。
前麵的鋪麵不大,讓書生繼續做代筆書信的營生賺點吃吃喝喝的錢。
平日裏主要就是看書。
婚後,書生讀了幾年書就在此科考。
其中的花銷全都是嶽家提供。
而這書生也爭氣,雖然沒考上狀元之類的,可也混到了個芝麻大的小官。
這次他是必須得走了,走馬上任。
客棧掌櫃舍不得自家閨女,最後一合計,就將客棧給盤了出去,全家都跟著女婿走。
客棧的位置好,才一傳出消息就被人給買走了,隻剩下了他家閨女的這個院子。
俞建設跟聽戲似的聽完了這個院子的前因,心裏那叫一個感慨:這故事回去就和自家媳婦兒和閨女說說,真是難得的大新聞了。
錢中人不知俞建設心中所想,見他眉頭緊皺,還以為他是沒看上,便道:“俞掌櫃,我也不和你繞彎子,這院子人家要價就是五十兩,不還價。”
俞建設想了想,道:“五十兩不算便宜了,咱們兄弟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這價錢真沒法商量?”
買賣,買賣,不讓討價還價那不成了強買強賣了?
別人是不是這麼想的,俞建設不知道,反正他就是這麼想的。
兩個人你來我往,最後到底還是給便宜了二兩銀子。
四十八兩銀子。
對於普通人家來說這絕對是一筆很大的數字了,不過在錢中人看來,俞掌櫃能拿的出這麼多銀子完全不是啥稀奇事。
別的不說,就說萌萌噠零食鋪,還有那個麻辣燙店的生意就不是一般的好。
甚至黔中人都懷疑他們家開店這段時間就已經賺夠了這四十八兩銀子了。
懷疑歸懷疑,錢中人很清楚自己是吃什麼飯的嘴,不該自己動心的事他絕對不會動心。
不過一天時間,俞建設手裏就多了一張房契,正是用了四十八兩銀子買下來的那間院子。
回到家,俞建設就獻寶似的將到手的地契交給了自家媳婦兒。
阮美娥看了一眼地址,沒什麼太多表情,而是轉手交給了自家閨女。
“這鋪子在啥地方?感覺好像離這裏挺老遠呢?”
阮美娥繼續做晚飯。
俞建設笑嘻嘻:“媳婦兒,這鋪子距離集市可近了。和集市的入口估摸著也就是二三十米的樣子。”
“那麼近?”
阮美娥停下手裏的動作,看著俞建設的眼神也是帶了幾分驚喜:“那咱們在那賣羊湯,就可以直接賣給進城趕集的人了啊!”
什麼地段做什麼生意。
趕集的日子,那是普通百姓進城人數最多的時候。
真要是開個酒樓茶館之類的,那不叫做生意,那叫裝叉叉。
反而是羊湯館、麵館這樣的小本生意才最容易賺到錢。
十文八文的一碗麵,三文兩文的包子饅頭,這才是普通百姓還能吃得起的快餐。
俞建設嗯了聲:“沒錯,媳婦兒,明兒個咱們過去看看。到底是開羊湯館,還是想幹點別的啥的,到時候你說的算,我都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