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這座城市誕生了一個最年輕的高富帥董事長—程陽。還有一個手機維修大師—蘇華。蘇倩則變身為一級銷售員,在程陽開的手機批發店裏做了店長。
看來三年前,給張強還錢回來的路上,辛雨那一針見血的話語,狠狠戳痛了他們三個人的心,三年內都奮發圖強,勵誌要成為有實力的人,無論哪方麵。
他們工作之餘都報了學習班,以前是沒錢上學買書,現在有錢了,三人拚命地滿足著自己的學習欲,這是培養自己實力最直接的手段。
都是被生活打過耳光的人,被人下人的生活蹂躪的千瘡百孔,現在有了改命的機會,當然是拚命地武裝自己的頭腦,知識就是力量。
程陽猶如一條瀕臨幹渴窒息的魚重新回到大海一樣,三年期間博覽群書,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尤其是商業類的,那些善戰經驗都爛熟於心。
他本身就記憶力超群,雖不能一目十行,卻也是過目不忘。重要的是他現在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所以有很多機會把自己的所學用到商場上,理論如果不能聯合實踐,那也是紙上談兵。
他不斷的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真正做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有的這些向內用力的過程,都是自我迭代的過程,不斷試錯糾正,提煉升華,最後練就了自己的一套經商哲學,擁有了敏銳的市場嗅覺,直到今天都養成了天天讀書的習慣。
他緊記著辛雨說過的話:人可以沒文憑,但不能沒知識,你的知識含量決定了你的認知水平,而認知水平決定了一個人獲得財富的大小,你永遠也賺不了認知水平以外的錢。
蘇華真的如辛雨所說的那樣,去學習了維修手機,他每天都沉浸在怎麼把一塊廢柴手機恢複到完美狀態的喜悅中,修手機對別人來說是工作,但對他來說是愛好,是興趣,所以他經常能修出心流的感覺。每天像一個孤勇者,遊走在維修的技術邊緣上…
手機批發和零售,是辛雨前兩年提議程陽做的生意之一,有了蘇華的維修團隊,就形成了銷售維修一條龍服務。當他對程陽說:“我終於能幫到你了。”由衷的體會到了辛雨說的價值感是個怎樣的滋味,那是幸福的滋味:我能勝任我的工作,我對別人有用。
三年前蘇倩剛從鄉下回來,等終於能活在陽光下的時候,曾經問過辛雨:“幹什麼最賺錢,做什麼賺錢最快…”
辛雨脫口而出兩個字:“銷售。”
她二話沒說,跟程陽借錢報學習班,晚上去夜校學習銷售的心裏和技巧,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白天就到程陽店裏賣手機實踐,這樣過了三年,已經是一個老練的推銷員了,自己也長成婷婷玉立的大姑娘。
都是一起患過難的,蘇倩盡心盡力地幫程陽出貨,程陽也很放心她,自己還有別的生意要做,你把整個店交給蘇倩打理,讓她做了店長,每個月除了工資,提成,年底還有分紅。她自己很滿意現在的處境,因為能經常見到程陽。
當初的三小隻都長大了,可辛雨卻依然和三年前一樣年輕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