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70年代人都是苦(1 / 2)

70年代初,中越戰爭爆發,家家戶戶都在征兵,許文軒作為家中長子,被迫入營,在整頓之後,不久便奔赴戰場。初臨戰場,許文軒也是被這殘忍的景象嚇到:遍地的殘肢碎肉,炮火聲夾雜著哀嚎聲,硝煙滾滾,走上幾米便是具具冰冷的屍首,衣裳早已看不清是敵是友,掉落的腸子扯出半米長,眼睛睜得像是個鈴鐺,或許是想起家中還有妻子老母,或許是驚嚇過度導致,大多數新兵早已被這地獄般的戰場嚇得大吼大叫,大小便失禁,腿肚子打鬥!許文軒也被這一場景嚇得打抖,但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瘋狂逃走,因為他知道,戰場上隻有服從,才能活命!

而這一切都隻是開始,明天他們就要真正拿起武器戰鬥了……就這樣,一場場的廝殺,隊友換了再換,來來去去,許文軒也是漸漸習以為常了,日子一天天過,每天都是山裏雨裏,槍縫中險生,班長的鼓語,連長的帶頭衝鋒,營長的英勇就義,團長的慷慨赴死,終於將這一個不服輸的稚嫩小夥熬成了班長——連長——營長……而他存活的希望就是為了能再度回家,風光的回家。

再轉回小鎮這邊,許文軒是出生在靠海的小鎮,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潮汕人,但他卻是因為戰爭而被迫選擇了異國他鄉。其家中是很貧窮的,他的父親是一個酒鬼,年輕時也曾是詩詞歌賦的一介文人,因日本侵華而導致無用武之處,再加上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家麵臨糧食溫飽,經濟落後的一係列問題,更加讓這個天才埋沒,每日以酒為知音。許文軒還有四個妹妹,倆個弟弟,而他們能活到今日,也得虧了他們的母親,雖然食不果腹,但也終究還是餓不死,辛苦拉扯大了……

戰爭第二年,許文軒退回前線休整一天,當天夜裏遍提著部隊發的白麵白米趕回家中,那年正是大年夜,一家子圍在地上吃著年夜飯,父親早已喝醉了躺床上鼾睡,母親還是照常燒香請神保佑兒子平安歸來,因為這一年,她見證了太多烈士被送回來安葬,也看到她們哭得要死要活的痛苦場麵,她害怕著,即便是找人拖信也沒有任何消息,但她還是照常焚香禱告……

一家子都圍在地上吃著,突然門被推開了,一個大黑漢子腰間掛著配槍,背上還背著一把大刀,倆手各拎著一個麻袋出現在門口:這漢子虎背熊腰,一身汗味夾雜著煙味,身上的解放軍軍裝很是顯眼,一眼過去像是一座大山,仿佛高不可攀!

這漢子急忙跪在地上重重磕頭,嘴裏憋了好久才出了聲:“娘!俺登來了!”

大家愣住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最小的妹妹文香喊了句:“娘,是哥哥,哥哥回來了”。母親一把抱住了文軒,老淚縱橫,她終於把他盼回來了,父親也醒了,急忙也衝到門口抱著文軒,一家子開開心心的,訴說著這一年的思念……

好一會兒大家才重新落座吃飯,文軒看著擺在地上的年夜飯,一時也落下淚來,想他這一年雖然是槍林彈雨,卻也是能吃上白麵幾回,,甚至能在林間打上一些肉食,可她的親人們一年來還是吃著這一些糟糠之物……“一大碗的地瓜配著野餐湯,還有一些別人吃剩不要的發黴米飯烙說的餅!”全家十幾口子整整一年都是吃著這些!看到這兒,文軒把那倆大袋白麵白米提過來,孝敬這一家子,就這樣,大家歡歡喜喜的圍在一塊,靠著煤燈的微弱光,一起享受著這短暫的團圓飯,一直到後半夜四點,一聲緊急號的響起,文軒才慌忙離開了家中,臨走前,還把身上的幾張糧票和十多塊錢塞給了母親,然後就急匆匆的又要趕赴屬於他的戰場……

就這樣年複一年,終於挨到了戰爭結束,文軒也根據自己的戰功回到小鎮,成了鎮長!

但明麵的戰爭結束了,並不代表著日子就能好起來了。因為倆次戰爭,國家早已是支離破碎,無力正常運轉,且因為戰爭爆發對環境的波及,百姓流離失所,無人耕地種田,技術落後,更可怕的災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