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轉轉、拖拖拉拉,作者終於把這本書寫完了,心中也是頗為感慨。
從一開始的興趣使然,再到成績拉胯的興致缺缺,本書終是該合理的落下了帷幕。
其實按照作者原先興致勃勃的規劃,另類的封神、西遊記,也該一一上演。
但是由於諸位書友都知道的原因,也就是本書的成績確實拉胯,作者這方麵的念頭早就消散了。
本來是計劃六月份中旬就該完結,但因為有很多事情沒有交代,作者又不想爛尾都爛得那麼難看,於是拖到了七月初,總算畫上了一個不是那麼難看的句號。
畢竟首尾呼應了嘛。
按照作者原先的規劃,本書中的封神大劫應該秉承封神演義中,對旁門左道正本溯源各回各家,截教破產帶來了一係列的變動,招致闡教、人教關門大吉。
也就是說在本書的規劃中,封神大劫是道門外圍勢力落魄的開始,為後麵西遊大劫的開啟提供合理的說辭。
然後就是書友們津津樂道的祖龍始皇帝。
關於這點,作者原本是準備科普秦朝隻祭祀青帝、赤帝、黃帝、白帝這四帝。
至於為什麼不祭祀黑帝,史記中並沒有給出解答。
不過根據五德始終,秦朝尚黑是水德的說法,秦朝祭祀四帝不祭祀黑帝,是因為秦朝本身就對應黑帝、水德這一概念。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按照史記的記載:“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
也就說黑帝顓頊的孫女女脩,他的丈夫是白帝少昊的孫子業祖。
女脩的孫子伯益,因為輔佐舜帝有功,娶了舜帝的女兒,被賜為嬴姓。
這便是上古傳說中,嬴姓祖先的曆史由來。
也就說在曆史上,秦始皇稱自己是黑帝顓頊後裔是沒有問題的,並且因為女脩和少昊孫子祖業成為夫妻,嬴姓身上也有白帝一脈的血脈。
而且秦國原先地處西陲,剛好對應西方的概念,所以民間一直稱秦始皇為白帝子。
這也是為什麼史記上,會有赤帝子劉邦斬白帝子的故事,而不是黑帝子,那麼斬的是誰呢?
當然是秦始皇和秦朝所謂的天命了。
將這些神話後寫入洪荒流小說後,應該很有意思。
洪荒小說中厲害無比的祖龍,居然成了白帝少昊、黑帝顓頊的後代,也就是黃帝軒轅的後代。
這輩分直接拉胯,又有多少書友還覺得祖龍的逼格能有多高?
說完這個也就該西遊了,西遊記小說中猴子被鎮壓時的時代背景是王莽建立新朝到東漢這個時間。
王莽的新朝正是曆史上又一次大型的,對傳統神明定義修改與融合。
猴子被鎮壓五百餘年到了唐朝,這個設定也很有意思。
因為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左傳也記有:五百年必有王者出,其興也忽焉,其亡也忽焉。
五百年必有王者出這個說辭,在古代時已經成為了一句讖緯也就是政治謠言。
個人覺得猴子被鎮壓五百餘年,其中也有對應唐朝興盛衰落的意思在裏麵。
對於猴子的來曆設定,以及猴子的成長路線,估計是許多洪荒流作者頭疼的問題。
因為讀者從小喜歡猴子,導致形成了另類的飯圈化,無論把猴子寫得怎麼樣,估計都會被挑刺。
按照西遊記原作中設定的話,會有讀者認為洪荒流把猴子寫拉胯了,可寫的太厲害吧,又有讀者覺得猴子吊打三清如來有些過了,太過吹噓。
還有純粹的西遊陰謀論,簡直和洪荒流小說陰謀論如出一轍……
本書中的西遊大劫,作者是準備魔改成西遊是為了推翻無天佛祖對佛門的統治。
而對於唐三藏的形象,作者是準備參考曆史上玄奘的形象,也不會設定說玄奘是如來弟子金蟬子轉世,個人感覺這有點小瞧了曆史上玄奘。
玄奘在印度達成了辯經無敵的成就,被稱作摩訶耶那提婆,也就是大乘天。
而玄奘所處的時代,恰好又是絲綢之路興盛,中外文明交流頻繁的時候,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寫。
作者廢話連篇這麼多,首先是為了向一直追更的各位書友做個交代,然後就是為了湊足一千字,不然這個完結感言達不到更新的字數要求。
嗯,就到這裏吧。
有機會的話,作者也會試著再寫寫其它類型的小說,感覺網文也算很有意思。
至此本書完結——
諸位書友,有緣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