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皇子龍孫貪生怕死(1 / 2)

“陛下息怒,周將軍死前身著龍袍一事我等雖不知道具體內情如何,但焉知這不是敵軍的離間計?不然何以周將軍才喪命,胡人就領兵打來?”

百官之首的丞相跪下,其他大臣知道事情非同小可,也跟著跪下相勸。皇帝瀕臨暴怒的情緒被朝臣勸諫的話壓下去,神誌逐漸回籠。

是了,周軍遠之死,並非沒有敵軍從中作梗的可能,眼下敵軍來襲,不是追究周軍遠身著龍袍的時候,本末倒置救不了危如累卵的邊關。

“如今邊關危急,還請陛下盡快選出合適的領軍人選,不要中了胡人的計!”

說話的大臣實覺得心驚肉跳,在周軍遠的死訊後緊跟著邊關被攻打的消息,眼下隻要有腦子的都知道不是論周軍遠是否有叛國之嫌的時候。

邊關不安定,說什麼都是空談,至於龍袍一案,未必就不能秋後算賬。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然為帝王者最是多疑,尤其皇帝疑心尤甚,這會子盡管冷靜下來,但是心裏說沒有疙瘩是假。

“周愛卿被敵軍謀害,如今周府隻得一位不足五歲的男丁,著實令人唏噓,周愛卿為國樹功無數,乃是我朝有功之臣,此番死地冤枉,還被胡人妄圖誣陷,想要其聲名俱毀!”

皇帝冷哼一聲,看似是為周軍遠的死不平,實則不過是在說場麵話。

說到周家隻有一位不足五歲的男丁時,皇帝的麵色幾不可察地緩和了些。無論周軍遠的死是怎麼回事,之後周家都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陛下聖明!您英明神武,豈會被胡人這等拙劣的手段給蒙蔽?”

立即就有大臣拍馬屁,這種時候他們隻想皇帝快些將這件事揭過去。

“周愛卿生前憂國憂民,此番死得冤望,你們帶朕的話回去,務必保管好周將軍的屍身,等戰事結束之後,將其屍身送回京城,朕會命禮部將其厚葬。”

皇帝洪亮的聲音回響在大殿上,跪在殿下的信使聞言領命:“微臣謹遵陛下旨意。”

周軍遠的事情安排完,那麼緊接著就該安排另一項更為緊要的。

“對於可統領三軍的人選,諸位有什麼好建議?”

皇帝的聲音不輕不重,跪著的朝臣對視一眼,一時沒有人開口,殿內一片死寂。

在邊關的幾位副將為人如何,文武百官都清楚,他們因能力謀略不相上下,誰都不服誰,加上功勳差得不多,臨到陣前,都有各自的打法,誰當上主將都不能穩住人心。

“朕在問你們話,怎麼,都啞巴了不成?”皇帝見殿下無人提議,不耐煩地低聲怒喝。

在皇帝的威壓下,總算有人開口了,還是丞相領著頭提議。

“陛下,李邕幾位將軍才能相當,為將者往往都需要更有才幹或地位更高的人才能壓得住,我朝將才,周將軍的能力無人出其右。”

解釋著朝內局勢,丞相在心底暗暗歎了口氣,這幾年朝中沒有出什麼武將人才,丞相不知皇帝怎麼想的,反正他心裏那叫一個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