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自大莽朝廣召天下賢士入宮,罷黜萬宗之日也有數百年了,時間似白駒過隙,昔日意氣風發少年郎也過了古稀之年,要說這天下叫的出名的大家,十個有八個在皇帝座下。
可這民間若說真沒有高手吧,倒也不見得。隻是其中大部分為不屑功名,隻求一個自由身的閑雲野鶴之人。雖古人雲大隱隱於市,其也絕非不食人間煙火之人,可若非性命身家堪憂,是斷然不會出手的。
似上月,莽朝第一高手樸正通與號稱天下第一殺手的“山中老人”在雷山巔的一戰可謂震動天下,據山下砍柴的樵夫說,這二人內氣碰撞的餘波幾乎將山頭震平。可即使樸正通有通天的本事,也難逃當朝皇帝慕容夜被山中老人梟首,自己被斬斷一臂的命運。
正所謂禍不單行,幼主年方垂髫,不得已,其母安榮垂簾聽政。據樸正通所說,山中老人離開之時曾放言要取護國將軍安望的腦袋,這安望乃是安榮的親哥哥,而三日之後便是安望的五十大壽。宮內外雖喜氣洋洋但卻無不透露著一股肅殺之氣,似薄冰下的磅礴之浪,隨時有可能噴湧而出。
—— —— —— ——分割線—— —— ——
通者觀,外院。
青磚白瓦下,無數雄壯後生在假山流水之間磨礪著拳腳,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刹那間,武氣繚繞,破風聲不絕於耳。可卻未曾與這院內的典雅之氣矛盾。
此處乃是由天鶴道人陳閩法所創之道觀,自古以來以書卷繁多,功法全備所聞名天下,全盛時期甚至觀內弟子高達上萬,在天下十九州皆有分觀。開國皇帝慕容則親筆為其題下“攏州第一觀”。此後更是名聲大噪,而其性質也逐漸開始向皇家靠攏。
隻見紅牆白瓦之間下一而立少年緩緩舞動著手中的竹笤,枯葉翻湧,隨一襲秋風落入了竹箕之中。
細看之下,這少年麵似冠玉,眸如墨硯,生得朱唇皓牙,體態修長卻不顯單薄,如此一表人才,身上卻無一點氣機,似常人般平平無奇。
少年名叫白蒿,通者院外院弟子,五年前被召入通者觀,數年來卻沒有一點長進,甚至連習武的門檻都沒踏入,使其在即使是在擠滿了歪瓜裂棗的外院也淪為了最底層的存在。
可白蒿還有另一層不可告人的身份,便是天下刺客的魁首,第九代山中老人,也就是斷了樸正通一臂後將慕容夜梟首的天下第一刺客!
山中老人與其說是名號不如說是一種傳承,相傳莽朝開國之時,開國皇帝慕容則大興文字獄並打壓習武之人,惹得江湖文武眾怒,最終,一老翁於都城梁京現身,行路無聲且身無活人之氣,一身鬼魅般的劍法更是銳不可當,取那狗皇帝人頭如探囊取物,並留下山中老人四個大字後離開。
後,老者於二叉山內開宗立派,名曰皇殤,並教有四名親傳子弟,創刺客之道,名震江湖,幾乎讓所有貪官汙吏扶好了自己的腦袋,山中老人則成為了天下刺客公認的魁首,而白蒿,則是習得了不老之術的刺客後人,看似意氣風發,冠玉少年,實則年已過百,一身刺殺的本領除去初代山中老人外,可以說是千古無二。
時過境遷,莽朝二帝在開國皇帝死於山中老人劍下後便廣納天下賢士,創立影部來牽製皇殤刺客,可刺殺正統終究在皇殤,影部奮鬥百年也未能撼動皇殤的地位。刺客如野草般燒不盡,影部逐漸意識到,山中老人不死,皇殤便永不得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