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星際旅行之苦惱(1 / 2)

李鶴的猜想稍微有些誤差,此刻的李求道距離此恒星係邊緣行星還有一段距離,另外,和藍星恒星係不同的是,第三段時間線沒有完全複刻,而是在人類所在行星外圍隻存有三顆氣態行星,反倒是矮行星多一些。

這也為李求道的星際旅行帶來了些許麻煩,他所參考的也多是藍星上的宇宙數據,對於這個幾乎陌生的恒星係的情況一開始確實有些失措,光是調整自身形態躲避、抗擊隕石塵埃就進行了好幾次改動。

現在的李求道正停留在中間那顆氣態行星的周圍進行探測工作,出於隱藏自身的原因,他沒有借用常規的電磁波、高能粒子活動等探測手段,而是用一種頗為非自然的法子:

他在聆聽行星的“創生史”。

用同行星嘮嗑這種形容有些不合適,行星本身也沒有被賦予活化的力量,李求道所做的也隻是以小窺大,類似於通過檢測原子改變形態測算年代,他所探查的是行星是否遭遇非自然改造,也就是有沒有隱藏勢力。

結果喜憂參半,喜的是目前得到的結果都很“自然”,這顆氣態行星仍然因為偏離的軌道而一片死寂,憂的是這漫無目的的旅途仍然要繼續,而敵人可能隱藏的更深。

從分身那裏傳來的信息無疑表明這段時間線也並不怎麼太平,李求道也不願意調動主要力量和人類玩過家家的遊戲,人類是這方宇宙的主角沒錯,但是他們最多算是寶寶,真正的父母才是決定命運的操手。

可是,這裏真正的主人在哪呢?

宇宙浩瀚無垠,即使是小宇宙,也遠遠超出了李求道的探查能力,僅參考人類目前的可探查範圍,那也是個需要用光年為單位的數據,而李求道現在,還遠遠沒有觸及到這個保持恒定的存在。

以某熱門科幻作品為例,三體第一艦隊的最高速度為光速的十分之一,但是要走完四光年的旅程也需要花費四百年,李求道現在的最高速度隻能達到千分之一,而且還是采用了些許“討巧”的手段。

速度和質量生死相依,破解之道的維度技術李求道現在還未曾掌握,他仍是困在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的存在,而不是【李求道】。

他現在用以進行星際航行的形態既不是把自己包裹在宇宙戰艦般的殼子中,也不是像橫渡虛空的邪神那樣長出對抗輻射和寒冷的甲殼、觸手,非要形容的話,他現在的形態可以算得上是奇怪的能量形態。

在這種形態下,光子的衝撞帶來的視覺影像早已不存在,代替恒星光輝的是雜亂的引力旋渦還有空間亂流,仿佛實質化的輻射線條波動像是海水中的波紋,時刻覬覦著新的詞彙誕生以被更加精準的描述,暗物質?反物質?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能量表達形態噴湧而出。

李求道在這一月的旅行中已經收回了普通的言語體係,因為即使是嚐試描述“色彩”的存在都會時刻產生邏輯衝突,這種反差本身就是時刻對初次進入宇宙的生命體的認知摧殘。

如果說人類還可以依托時間的縱深來逐步發展自己的宇宙詞彙體係,那急於求成的李求道就必須回溯本源,在這原始的“海洋”中掙紮。

【犬瘟】此類概念性的本源力量是推動時間線重啟的有效手段,可是早已消耗過多,而且放在天文尺度的三維空間麵前未免過於渺小,或者說其既然隻是【懼亡者】的【汲取引擎】所造就的屍體上的食腐者,那就注定無法有效參與宇宙層麵上的博弈,終究隻是對人類專用武器,雖然因為人類的特殊地位它又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