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是個有遠見、有抱負、有作為,有勇氣的才女。嫂索可濼爾說網,看最哆的言清女生爾說
就連榮國府的小廝都說她是朵‘玫瑰花兒’,又紅又香,無人不愛,隻是有刺紮手。又感歎她,‘可惜不是太太生的’。
探春自己也說:“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去了,另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個女孩兒家!”
由此可見她對自己女兒家的身份,庶出的地位是何等的鬱悶。
探春在兩次管家中學到了不少,心智也更加堅韌了些。賈環初離府時,她還會失眠,過了一個來月,她就調整好心態了。
榮國府雖然今時不同往日,可是臉麵總是要的吧。環兒會被遠遠的打發了,應該是太太擔心他在分家時會多得了家產。自己一個女兒家,沒有任何威脅力,還能給家裏聯一門姻親,太太想必是不會太為難她的。
心裏有了底氣,探春作為府裏唯二沒有嫁人的姑娘,便日日在賈母,王夫人跟前轉悠,時時刻刻提醒她們家裏還有自己這麼一個人。
探春的心思還真是沒有白費。
榮慶堂如今已經不如往日那般時刻洋溢著歡聲笑語。黛玉,寶釵,迎春,湘雲都已經嫁人,寶玉又去了安樂侯府,家裏麵隻剩下探春和惜春雲英未嫁。
惜春性子冷淡,一貫不愛說笑,這些日子隻有鳳姐兒和探春在賈母跟前奉承。
鳳姐兒管家事忙,隻有賈母用膳的時候過來說笑一會兒,順便伺候老太太吃了飯。探春就不同了,她小姑娘家閑來無事,有時一坐就是小半天。
若是以往,賈母還不覺得有什麼。現如今府裏的小輩兒一個個都離開了,讓賈母心裏麵空落落的。探春在身邊呆著,也能排遣些寂寞。
過了些時候,賈母便對王夫人道:“如今府裏隻剩下探春和惜春兩個了。惜春畢竟是寧國府的姑娘,輪不到咱們操心。依我看探丫頭的事兒,是不是也該操持起來了?“
王夫人歎息道:“我一直替探丫頭留意著,隻是探丫頭畢竟是庶出,門第高的看不上她。門第低了,我又擔心委屈了她。這高不成低不就的,一來二去不就耽擱了?”
賈母點點頭,“還真是。還是二丫頭命好,傻人有傻福。三丫頭的才智,學識都是一等一的,怎麼就沒個合適的呢?”
*
這話不僅是賈母,王夫人在感歎,趙姨娘也衝著賈環說了一句。
這些日子可謂是趙姨娘過得最舒心的一段日子了。
想吃什麼有人做,想穿什麼有人買。各種胭脂水粉,頭麵首飾,都是一等一的。趙姨娘顏色本就嬌豔,這些日子養尊處優下來,越發像是大家太太了。
隻是賈環離開後,趙姨娘擔心他到了昌平王府受人慢待,夜裏時常驚醒。
這事兒被伺候她的丫鬟發覺了,每日睡前都會為她燉上一碗安神湯,這樣一來,趙姨娘每天都能睡個好覺。再加上各種補品的滋養,她瞧著比在榮國府時要年輕好幾歲。
到了一月之期,趙姨娘早早的便等在了大門口,她想第一眼就看到兒子。
賈環人很孝順,在靜陽那裏用了早膳便匆匆的出門了。
靜陽本來想同他一起來的,不過賈環擔心露陷,直接拒絕了。
來到別院門前,將馬匹交給迎上來的小廝,賈環便興衝衝的進了門。
還沒走兩步,便看到了養著脖頸,盯著大門直看的趙姨娘。
賈環眼圈一熱,緊走兩步來到趙姨娘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