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汪謝星的臉上閃過一絲驚悸和膽寒
“你仔細回想一下,這次衝突首先發起人,首先遞交最後通牒,以及宣戰方是誰?”
我目光炯炯盯在汪謝星有些蒼白的臉上“是我們,還是我們一直宣傳的莫斯科人民委員轄區?”
結果不言而喻,在8月27號僅僅最後通牒提交三小時後,蘇維埃聯盟向原俄聯邦加盟國所有成員宣戰。
“老陳,你應該知道這場戰爭不可避免。而總參謀部和政治局那邊的說法一直是先發製人。”汪謝星沒有正麵回答我的問題,“作為軍事主官,你應該意識到智庫的分析是正確的,如果我們采取被動守勢等待戰爭到來,那我們將毫無勝算,解決這一切的辦法,就是提前宣戰,提前將戰爭推行到有利於我方的節奏,盡早地摧毀敵方縱貫東西的大鐵路線,將戰爭主動權首先搶在我方手中,然後再保留進行下一步行動的權利。”
“到時候是繼續打,還是和談,我們就有主動權了。”
他的回答和大多數前線指揮官的想法是一樣的,無條件遵從上級的安排本身就是軍人的天職,況且政治局的推演數據以及戰爭模型都證據確鑿,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操作考量上都是合理的。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817事件中,我們粉碎的政變方,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將聯盟與莫區同時拉入戰爭。然而現在事情的走向是我們擊敗了他們的陰謀,然後,按照他們的預期,完成了他們的目的。
“以戰止戰嗎?”我盯著有些懵逼的理工男說,“還是說從目前的情況來推斷,先發製人取得了戰果?”
從目前的情況來推斷,先發製人起到的直接結果就是在西線不論是北邊的巴爾喀什地區,還是我們而南邊的喀什,兩股力量都陷入了敵人的合圍。如此局麵,法金漢和赫裏德裏希他們泉下有知,不得直接笑得複活啊?
見汪謝星默不作聲,我徑直坐了起來,拿起衛星電話打給了西方麵軍總司令部。
斯圖埃恩-約翰布裏森上將很快在電話那頭接通,在聽完我的講述和我的疑問後,他用略帶沙啞的聲音回複道,
“關於8月27日的最後通牒和宣戰令,其真實程度是不容置疑的,並且我一直能與威廉取得直接聯係,所以我認為你的擔心是多餘的。”
“最好如此,上將同誌。”我生硬地回複著,“那麼關於目前我軍方向的戰局,方麵軍總部以及總參謀部有什麼最新指示嗎?”
“按照已經下發給你的作戰計劃,堅守喀什及其附近機場60至72小時等待援軍到來。”上將的聲音略微提高了幾分,“陳星宇同誌,作為軍事主官,對於上級的命令你應該無條件服從,政治局和總參謀部製定的戰爭計劃和方略,從當前形勢來看是有卓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