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漸漸轉涼,宋金星一行人終於走出了河南地界。在向當地村民詢問後才知他們終於到了安徽臨泉縣的地界。但由於災情嚴重不少村落都被荒廢了。對於宋金星來說作為一百多人的首領要學的事還真的不少。幸好有劉老疤他們的幫助才沒出什麼大錯。而除了鳳兒、劉虎這些和宋金星混教熟的夥伴們叫他本名。其他人都開始稱宋金星為“宋哥兒”。這段時間宋金星除了終於找到了些領導的心得外。另一個收獲就是在劉寧的協作下整理出了小學階段的教材。有了這些教材上課來省了不少力。特別是宋金星教的漢語拚音不久就讓孩子們講起了一口標準的官話。唯一的遺憾就是由於沒有尺子和圓規等工具不能上幾何課。看來隻有以後自己弄了。而在教學過程中宋金星不時的結合事例對大家進行革命宣傳教育。
就這樣又一連走了十幾天。在路上宋金星找到了曾經是鐵匠的劉大錘,向他請教了不少關於煉鋼的問題。從劉大錘那裏宋金星知道了這個時代煉鋼主要是使用灌鋼法,在南方還出現了“蘇鋼”。冶煉業又以廣東地區最為興盛。
“那大叔你有沒有試過用石墨坩堝煉鋼?”
“這倒沒有,改天試試。囈,沒想到宋哥兒對煉鋼這麼了解。”
“那裏啊,我也隻是以前見紅毛番是這麼煉鋼的。他們還有一種煉鋼的方法能將生鐵直接煉成鋼。”
“啥啊!將生鐵直接煉成鋼?”聽宋金星這麼一說劉大錘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在劉大錘看來得一塊好鋼要千錘百煉才行的。
宋金星便將自己所知的平爐煉鋼法說了一下,還隨手畫了草圖。聽得劉大錘兩個眼睛瞪得老大,一臉不可思議的樣子。不過過了一會兒劉大錘象是反應過來似的劈裏啪啦的問了宋金星一大堆問題。象為什麼死煙囪居然也能代替風站?那爐子的溫度那麼高,爐子怎麼受得了之類的問題。這可把宋金星給難著了。雖說以前上學時曾經參觀過煉鋼廠,但那也隻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下。而現在他所說的和畫的平爐也隻是依稀記得些書本上的知識。那些隻是理論知識而已,離真的實際操作還差很遠。麵對劉大錘那種不信任餓眼神,宋金星也隻好紅著臉說自己也隻是以前在海外瞧過紅毛番這麼煉過鋼,至於具體的方法他這個外人怎麼能知道。對於宋金星這種解釋劉大錘勉強還算能接受。於是便答應宋金星以後到了根據地要好好研究這種煉鋼方法。
時值八月,在翻過一座小山之後,宋金星他們終於到達了官道。遠遠的就能看見矗立在平原上的那座墩堡。再往前約莫一個月的路程就能到阜陽城了。大概是很久沒見過這麼象樣的建築物了,不少人都激動的哭了起來。連宋金星都感動的很。終於可以見到城市了。
雖然阜陽的城牆不如以前在清宮戲中看到的紫禁城那麼高大雄偉,但從進進出出的人流中可以看出它的繁榮。
“滾開!你們這些刁民!到別處去。”一個守城的兵丁拿著長矛驅趕門口的難民。
宋金星看見自己等人剛要走進就要被趕出去便道:“憑什麼趕我們走?城門難道不是讓人進的嗎?”